南方医科大学再添一个直属医院。昨日,顺德区人民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签署协议,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下来,双方合作共建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将以全省“30强”高水平医院为目标,打造成为珠三角的“医疗航母”。更名后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其公益性质、产权及服务宗旨均不会改变,南方医科大学将为医院提供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医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有促进作用。该院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将有助于顺德市民享受到相当于广深水平的医疗服务。
联姻:
解决医院科研提升有限问题
昨日,顺德与南方医科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根据协议内容,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包括附属杏坛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将交由南方医科大学负责运营管理,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体系。
一直以来,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都是顺德医疗卫生领域的“龙头”,但近年来却遇到了诸多发展瓶颈.
据该院原党委书记刘映南介绍,医院要从一家以临床为主的综合医院、教学医院转型升级为“学院型医院”、“研究型医院”,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其中最大的瓶颈就是对高端人才吸引能力不足、科研技术水平提升有限等。
而根据协议内容,更名之后,南方医科大学将为医院提供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引入大学相关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及相关学科团队。
学校还将会把医院建设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使医院成为培养各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这意味着现有的医疗骨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如进行新技术的科研合作、可以带研究生等,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
目标:
建成全省“30强”高水平医院
签约仪式上透露,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的第11家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有别于其他直属医院,该医院以5年内建成全省“30强”高水平医院为目标,将其打造成为珠三角的“医疗航母”,并探索一个区校合作共建公立医院的全新模式。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表示,医疗改革相当于一场“赛跑”,“大家都在跑,要追上肯定是很辛苦的,而如果我们买个单车,这就是模式上的创新。”区邦敏称,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南方医科大学的认可和支持。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医疗机构应该走“政府办、大学管”这样的模式,要靠高水平的大学来支撑区域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为了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双方将建立区校联席会议制度,对医院运营管理情况实施监测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医院的财政补助及领导班子任免、奖惩等挂钩。
另一方面,顺德将在投资24.3亿元易地新建院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医院加大引进高层次医院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力度,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数读
未来3年,顺德还将面向全国大手笔引进3 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1 5个高端医疗团队。同时,年内预计确认高层次卫生人才约2000名。
焦点
有何变化
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表示,成为该校直属附属医院之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在医院的公益性质、产权以及服务宗旨上不会改变,但管理体制以及使命会有变化。
陈敏生介绍说,在管理体制上,医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医院的所有权属于顺德区人民政府,由南方医科大学经营管理;在医院的使命上,医院除了保持原有的医疗健康服务职能以外,作为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也承载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
此外,在医院发展的平台和资源将更加丰富。“我们学校有众多的医学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顺德进入这样一个大家庭,将获得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陈敏生表示。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不是加盟店,而是直营店。”区邦敏表示,南方医科大学接管医院之后,可以将双方的优势结合,扬长避短,发挥医院在区内医疗卫生领域的“龙头”作用,“从我们多次调研的情况和周边地区高水平医院的办院模式来看,地方医院与高校合作的方向是正确的。”
如何发展
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在解决人才短缺方面,顺德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用于医院学科建设、高级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今年初,医院就向全国公开招聘208名医务人员,其中全日制博士就有40多人。
陈敏生表示,要达到全省“30强”的目标,政府要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办学、办医有自己的内在规律,环境、条件更好了,发展会快一些,但不能拔苗助长。”陈敏生表示,南医大顺德医院的现状与发展目标有差距,医院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近期靠帮扶,远期靠培养。医院要紧紧依靠政府的人才政策,尽快出台人才引进计划,并把人才的引进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下去。”陈敏生说,医院要尽快调研,打造几个有更强辐射能力的学科平台,“南医大顺德医院不仅要服务顺德,其影响力还要超越顺德。”
院校联网,构建完整电子档案
医院“管办分离”,走“政府办、大学管”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推动分级诊疗的进程,一方面还可以为医疗科研提供更多的参考。
“分级诊疗系统的构建已经谈了很多年,但是很多病人还是不愿意在基层看,这其实是对大医院专家资源的一种浪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医大附属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认为,其实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之后,很多简单的病症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这样也可以免去病人花一个多小时到广州看病的困扰,让专家腾出精力开展更多的科研。
另外,侯凡凡还提到,顺德医院直属南方医科大学之后,也将为医疗科研提供更多的样本和经验。她建议,南医大顺德医院应该尽快与学校构建起电子化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档案,这样每个问诊个案的材料都可以完整保存,又可以追溯,“一旦出现一些复杂的病历,可以直接报送到大医院开展救治”。
揭秘
新院长是谁?
刘瑞林来自南医大,同时挂职顺德区卫计局副局长
更名之后的南医大顺德医院采取“院长负责制”,医院“一把手”由南方医科大学任命。昨日的职工大会上,原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刘瑞林被任命为院长,原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映南为常务副院长。
对于这一任命,区邦敏评价“南医大校党委对顺德医院的建设非常重视”,区邦敏透露,新院长从南医大出来,从医生一步步走到领导岗位,又在南医大直属医院珠江医院得到了锻炼,后来又任职学校医院管理处处长,“南方医科大学和外界的合作都有他的积极参与”。
南方医科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刘瑞林2012年在珠江医院任职副院长期间,就荣获首届“广东医院管理优秀干部”称号;在医管处任职期间,也多次随同校领导调研各附属医院。而医管处负责校属医疗机构医疗行政工作等实施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除了担任南医大顺德医院院长之外,刘瑞林还同时挂职顺德区卫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对于此次体制上的创新,区邦敏称,顺德卫生系统的改革探索需要有专家的意见,要有一线的声音进入到卫生系统的决策中,“接下来顺德的卫生改革还有很多要探索,相信南医大的经验能够为顺德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