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手术部里面洁净手术室和一般手术室可以并存,但要区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要和一般手术部有物理隔断,洁净区和非洁净区的通风系统要分开,不能共用。

空气净化措施和常规消毒措施的关系

空气净化措施是手术部质量保证的一个基本的保障条件,用空气洁净技术对整个手术部的空气进行全面的污染控制、全过程的污染控制,还有关键部位、关键点的控制等。

  • 如果手术室空气的消毒由空气洁净技术来保障,就不再需要其他空气消毒措施。各个国家研究表明:并不需要其他辅助措施来帮助进行洁净手术室空气的管理。

  • 手术室地面、物表等常规消毒措施仍然是需要的,其消毒措施是卫生管理方面的内容,作为环境安全处理方面仍然可以存在,应放在医院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管理方面去考虑。


全面净化与局部净化的关系

“全面净化”是指全部空间都要净化,而“局部净化”是指对实施操作的局部进行净化,相对来说局部净化省钱、简单。洁净手术部的建设首要选择实用、安全,据此来选择局部净化还是全面净化。全面净化的优点是全面控制,避免交叉污染的可能,在尽可能节省、节约、节能的情况下,全面净化更能快速有效的达到目的,因为手术部空间大、人员多,局部净化难以达到有效控制,所以还是建议以“全面净化”为主。


层流与洁净的关系

层流是洁净技术的最高手段,目前世界上还保留层流的只有日本的标准。层流里面灰尘最少、细菌最少,甚至可以达到0,没有灰尘就没有细菌,没有细菌就没有感染。

洁净等级越高,空气洁净程度越高,但医院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外源性感染,也有内源性感染,由空气造成的感染只占10%左右,同时,感染的发生对空气中的细菌浓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手术部的空气其实不需要达到绝对的无菌,因此也就没必要投入过多的资金去建设全部的层流,我国目前普遍建设为手术台局部单向流或紊流。


负压手术室与感染类手术室的关系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技术规范》中没有要求医院必须建负压手术室。

  • 4级手术室可以做感染类或重度污染类的手术,比如非深部组织、非大器官等的感染类手术,如头外伤、车祸伤等感染手术。手术室原来使用的是紫外线等传统的空气消毒措施,现在使用的是洁净技术进行处理,只是洁净度级别低一些。

  • 负压手术室主要针对的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严重传染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负压手术室有它的一些特殊要求,要有独立出入口等等,避免交叉感染。各级医院应根据服务功能和医院条件选择是否建立负压手术室。

洁污分明与洁污分流的关系

对于洁净手术部,规范中要求洁污分明,不论清洁物品还是污染物品,要控制好路线,应使用密闭的清洁或无菌容器进行包装,运送设备应及时进行集中消毒处理,使之能够被掌控并保持受控状态,通过管理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以后,更能体现洁污分明的有效性。

以前所谓的独立洁梯、污梯,现在已经不再强调,美国CDC也降低了手术部对此流程的要求,但对传染病、隔离病房来说还是应该严格要求洁污分流。

单走廊与双走廊的关系

规范中要求的是洁污分明而不是洁污分流,因此单走廊、双走廊都是可以的,根据实际用地情况、规模等等综合考虑。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关系

洁净手术部不等于没有非洁净区,非洁净用房是为洁净手术部服务的,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一定要有缓冲室或传递窗等等隔开,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必须完全物理隔断分开。

更衣与缓冲的关系

脱衣和更衣要分开,更衣后跨入的区域应该是洁净区,更衣室可以作为缓冲室看待,或者说缓冲室可以兼作他用,更衣室作为前室,可以替代再建缓冲室从而节省空间。


独立系统与合用系统的关系

Ⅰ级、Ⅱ级和负压手术室应该是一拖一的系统,Ⅲ级、Ⅳ级可采取一拖二或一拖三,条件允许所有级别一拖一最好,提倡独立的小型机组,更加便于管理。


独立冷热源与合用冷热源的关系

手术部如果比较大,独立冷热源最好。

集中送风面积和室面积的关系

我国介于美国和德国之间,目前来看比较合适,如确因手术间增大也不建议多开风口,容易搅乱气流走向,可以采用按比率扩大的方式,如房间扩大20%,送风面积也扩大20%,来增强对周边区的控制。

新风净化与末端净化的关系

手术室净化系统主要是靠末端净化,和空调不一样,新风只有初效过滤是不行的,根据不同情况,要有高中效、亚高效过滤;新风系统标准高,可以保护末端设备使用寿命,新风净化和末端净化同等重要,只有都规范才能保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新风净化与系统寿命的关系

新风三道过滤是必要的,新风净化处理好,系统寿命大大延长,理论延长8、9倍,否则大大缩短,所以新风净化不是额外的负担,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通风效率,实现自动化,不浪费过多劳动力最好。目前北京等若干医院已经使用了自洁型的新风机组,效果很好,目前又生产出混合型的新风机组,有待今后的推广使用。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前沿丨适老综合体该怎么做?

一文解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