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17年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市医管中心将推进整院试点,选择1—2家现有医院正式启动去编制化、去行政化的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探索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管理转变。

目前,医管中心已经指导北大深圳医院、市眼科医院2家试点单位拟订了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在改善院内诊疗服务方面,还将在2—3家市属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服务,降低市民看病费用,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问题。

市属医院收入药占比为30.4%

据介绍,2016年深圳市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稳步上升,较2015年增长10%左右,其中开放床位增加1203张,执业医生增加523名,注册护士增加887名。同时,门急诊总量增长6.4%,出院量增长8.4%,病床使用率95.8%,高于全市公立医院的91.6%。门诊次均费用340.1元、住院次均费用12741.3元,同比增幅低于全市医院平均水平。而药占比也稳步下降,2016年市属公立医院药占比为30.4%,提前达到国家提出的“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的目标。

虽然过去的一年,市属医院在优质资源供给和医疗服务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市属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方面等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2017年是深圳医院质量提升年,市医管中心也将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市属医院运行发展由基础夯实向质量提升转变。如在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面,探索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选择1—2家现有医院正式启动去编制化、去行政化的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等。

日间手术试点床位使用率降近两成

在今年1月举行的深圳“两会”上,来自深圳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出院人次增幅8.4%,高于全市医院类机构平均增幅,床位紧张、手术室超负荷运转、部分择期手术排期较长等现实问题困扰着医院和患者。因此,政协委员建议,深圳需要在市属医院引入日间手术服务新模式。这样一来,患者住院时间可缩短80%左右,手术费用也可降低20%,对提高市属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起到重要作用。

会上,深圳市医管中心运行管理部部长徐勇介绍市属医院2016年运行绩效考核报告的时候指出,2016年,市属公立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1天,与2015年的8.2天基本持平,床位使用率为95.7%,虽然随着新改扩建医院项目的投入使用,市属医院床位使用率逐步控制到较为合理的区间,但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康宁医院、北大深圳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偏高,分别达到106.4%、105.3%、104.7%、101.8%,而市眼科医院由于去年探索开展日间手术,医院床位使用率从2015年的91.1%下降到74.3%,“床位紧张”问题得到缓解。

为了持续改善院内诊疗服务安排,医管中心今年也将探索日间手术模式。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介绍,将启动日间手术模式的研究,率先明确一批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的手术病种目录以及医保支付、工作规范等政策配套,降低市民看病费用,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等问题。2017年,市医管中心将力争在2—3家市属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