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的内地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现状,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冷热不均,机会重现”。2016年数字医疗行业共成交261笔交易,投融资总额超26亿美元,该年水平位列2011年以来的第二。

对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来说,2017年是一个多变的不确定性的一年,四大影响将持续的发生与演变,就是: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市场监管的不确定性影响,以及业界自身竞争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与此同时,2017年又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期待的一年,是一个行业加快整合并与资本市场更为互动的一年,是一个考验投资团队眼光与能力的一年。如何才能从中突破,看一以下5点启示:

1、运用健康大数据

健康大数据概念开始风靡医疗领域,这是互联网+健康带来的最大成果之一,因为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视有效数据、同时又在大量浪费数据的行业,而来自人们自身的数据信息最终会成为有助健康管理的宝贵财富——通过收集个人基础情况和日常健康行为以及其他一些特定指标等来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行为建议,并在必要的时候对症选择预防干预。

2、寻找多个发展关键点

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深入医疗生态系统的中心,把触角延伸至各个可能的应用方向,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和盈利模式。在初创企业中,多点发展的两类表现如下:

(1)多个业务板块有机结合:如健康信息推送、问诊、挂号、药品电商等形式集结到一个平台上,其难点在于如何将服务、产品的线索理顺,做成具有连贯性的体系

(2)多种合作、推广的方法,比如做疾病预防保健的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以达成减少保险赔付和提升用户健康的双重目的,又比如做基因的公司已经不满足于用单一化的方式积累基因数据库,而是合作体检机构、营养定制项目等来增大样本。

3、越发做专做精

究其原因,医疗行业本身已是一个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再融合以日渐复杂的技术,从业者正在领悟到,行业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

放眼未来,医疗大数据系统、人工智能等科技可能成为强有力的新医疗辅助手段,于是新老医疗从业者都开始不甘落后地提倡信息化,医用人工智能开始大火;更不用说的是永远走在医疗前方的生命科学进展,专利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即领跑者。即使是现今最优秀的医疗创业公司也没空自豪,一种因不够精专而被市场甩在后面的恐慌随时在驱使着他们去做到更加专业。

4、政策扶持,医疗健康产业极具生命力

自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健康服务业2020年超8万亿、2030年达16万亿的明确目标。政策利好下,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将迎来全面发展。

从医健行业整体发展角度,“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医健行业是大势所趋,未来国内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高成长和高回报,是产业界和各方资本的共识,具有一定确定性。

5、机遇与挑战

我国对新生技术的接受速度其实非常之快,比如购物从线下转线上,短时间就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线下铺设的移动支付,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多地实现了“不带钱出门”。但一遇到医疗,技术改造却显得进展缓慢。

医疗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民生行业,最大的特点是抗周期性强,需求量维持了一定的水平。需求不小是真,但现状是人们的思维转换速度还未跟上脚步,始终认为实体医院才能治病,医疗资源向互联网端、移动端的转移还得一步步进行。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医疗机构的设备或诊疗手段颇为滞后,新技术必须要花时间来慢慢渗透入基层。

相关链接

医疗健康市场利好频出 大健康行业将迎下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