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某社区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米。建设基地北隔规划道路临神仙树大院,东与中海名城相望,西侧通过规划道路延伸接成雅高速北沿线南侧为维多利亚和世纪锦园。用地呈东西向宽,南北向窄(245m×36m)的特点。

一、设计特点

(一)院落组织多样功能

设计主要功能为社区活动中心相关功能及其办公、社区超市、派出所、社区卫生院。针对狭长的基地(245m×36m)特点结合多样化的功能需求,设计继承传统建筑的院落空间特点,以院落组织串联并分隔不同的功能块,这些院落空间可以是对市民开放的,也可以是闹中取静的,而且还是立体的。

(二)立体格局场所精神

窄长的基地为周边居住区所围,是属于建筑区内的公共区域(或公园,或绿地),设计打破传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分离的状态,在建筑中贯穿了一条给市民休闲的空间立体散步道,即从本质上提供了使建筑本身成为公共性空间的可能,这条“道”串联了建筑的多种功能,而且充分体现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设计通过露台、柱廊、架空等多种手法的运用,使其从根本上对人的行为与建筑功能特征等要求给予了深层次的关照。

建筑空间组织结合功能要求、人的行为特征及视觉感受,有机布局各功能出入口,合理组织交通流线,使每条流线及各出入口都成为空间景致的节点,使人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到室外空间与灰空间交替节奏的变换,这种使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的处理加强了社区的场所感。

(三)高性价比建筑品质

本工程结算(含景观,不含室内装修)总造价仅为2528.55元/m2。通过精心细致的设计、巧妙利用各个空间形态,秉承可持续节约的原则,如楼梯、坡道的下部空间利用来达成空间的高效高品质需求。

(四)现代手法演绎传统

建筑的造型体量组合结合各种不同的功能及景观互动因素,营造出沿地形长向有序富节奏、却又略微突出背景的形态,考虑与周边既有居住建筑的互动。

色彩及肌理方面吸取传统建筑的意向特征,用几何学抽象的方法予以现代方式的演绎,如传统灰砖墙的再塑造、石材冰花纹及入口坡顶雨篷的现代表达等。

设计通过内外空间的交织及立体景观伴随人的行为,使建筑空间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通过建筑、景观的一体化设计,塑造了和谐健康的社区街道氛围。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和谐”主题目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五)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特点及造型需求,主体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另根据建筑需求局部屋盖采用预应力技术,以保证底层大跨空间的实现。地上三部分共用一层地下室,上部通过设置抗震缝将地上部分分为比较规则的结构体系,纯地下室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建筑防水要求,不便设置永久缝,为解决地下室平面尺寸超长的问题,设计采用后浇带、加强带、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微膨胀剂等添加剂、适度增大配筋率等措施以及施工时采取跳仓施工、饱水养护等施工措施来加以解决。经本工程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超长结构也可实现无缝施工。

二、设计创新点

1、探讨了在狭长城市基地中营造公共交往空间的处理,创造性的运用多种类型的庭院空间组织多样功能的“空间-功能”组织方式,以院落组织串联并分隔不同的功能块。

2、打破建筑成为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壁垒状态,让公共空间活力注入建筑中去。设计精心安排了一条结合城市外部空间、建筑出入口、庭院空间、各个功能、景观等的立体散步道,充分体现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为公共交往提供了丰富视觉效果的场所。

3、新建的神仙树社区服务中心功能配置合理,包括了社区卫生所、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办公、社区治安、社区服务五大功能,完善和提升了成都市高新区神仙树片区的社区文化娱乐及服务功能,提高了周围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水准。它不仅承担了本社区居民卫生、医疗、保健等任务,还提供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所需的场所,保障了神仙树片区日常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对于提高区域的人口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该项目设计理念先进,采用的内外墙结合的保温措施保证了建筑全年能耗电量小于标准参照建筑全年能耗电量。设备系统实用性强,安全性好,改造空间大。



来源:中建设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前沿丨适老综合体该怎么做?

一文解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