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建筑工程高级咨询师,曾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基建部主任。

工艺设计作为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把握

“我是1997年正式接触医院建筑设计工作的,参与建设的第一家医院有近10万平方米。其中有一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刻,在美国做医院方案设计期间,有一个做医院专业设计的朋友说,能不能把医院的工艺设计给他做。当我看了他给其它医院做的工艺设计后,我才知道,这才是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所在!他告诉我,在美国医院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费用和时间都是相等的!

“当我认真了解了医院工艺设计的内容后,我就断定:今后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医院工艺设计。从那以后,我不但确定了将医院建筑设计作为主营业务,同时将大部分精力用来研究医院工艺设计。

“在当时,国内的大部分医院是由非医院专业设计公司设计的,同时国内医院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规范中也没有要求医院建筑设计时必须进行工艺设计(新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开篇就是医院工艺设计)。所以在我们推广医院工艺设计时,很多医院不了解甚至排斥医院工艺设计。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院长在医院建设中容易忽略工艺设计。但是在四川省,通过灾后重建,院长们都把医院的工艺设计作为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来把握。”

医院体量越大越要重视工艺设计

“目前,国内医院正在经历着三大变革:经营方式的变革、医疗模式的变革、医疗技术的变革。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医院建筑模式。从院落式向集中式、一体化的建筑形态的变化,但也不仅仅是建筑体量的变化。而是全方位的,由里及表的蜕变。

“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院长已经在深层次的考虑工艺设计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了。原因是现在医院的体量越来越大,县级医院达1000床以上已不鲜见,门诊、住院部与医技部门的联系日见紧密。如果没有进行工艺设计,经营模式、部门比例、院感控制、洁污分流、运营效率等等简直无从谈起。

全球最大医院 郑州大学一附院

“医院最重要的还是功能,而功能取决于流程,流程取决与组团,组团取决于构成,构成取决于工艺设计。一个医院的优劣,在前期决定于工艺参数的确立,在设计过程中决定于流程的规划。

“我认为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外观是不是具有时代感或是有震撼性不重要。医院的工艺设计合理,流程便捷、安全好用才最重要。”

提倡建筑、工艺、装修、标识一体化

“医院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各项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也会使更多的患者走进医院。一个优秀的医院设计,我认为应该是从建筑、工艺、装修、标识一体化总包设计的项目。这样,各个环节的配合协调比较到位,可以全方位地把控项目。如果是在其它设计公司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工艺设计,虽然是设计新建筑,但总有些改建的味道。柱网、交通等调整起来很麻烦,建议先把工艺条件设计好再来做建筑,这样设计会更好些。

【例如】在项目设计之前就进行前期策划,编制了《医疗设置规划书》和细化到每个房间的《医院面积分配表》,将住院率、门诊量、设备配置、重要组团关系全部考虑清楚后才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绘制了工艺流程图,将主要的家具设备全部摆放在建筑平面内反复推敲调整布局。在方案阶段就完成了流程细节,确定了院感控制规划,避免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是今后施工完成后再来进行改动。

“另外,我们在做方案设计阶段就请装修设计人员参与进来,站在二次空间设计的角度,对公共空间规划、材料选择、结构处理等提出建议。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基本上做到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两图合一,杜绝了由于装修的设计调整再来修改建筑施工图。其实我们国内流行的二装设计(精装修设计),往往造成了很大的施工浪费。

“标识系统也是一样,不只是门牌那样简单,我曾讲演过一篇关于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论文。我认为,一个好的工艺流程设计还应该配套科学的标识导向系统。这样,才能最大的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同时,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医院建筑设计要具有应变策略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一个好的医院设计,【首先要保证安全】。这个安全应该包括院感安全、病人行为安全、医生行为安全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问题;其次一个好的医院设计,应该是在充分了解医疗流程的情况下,能充分【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缩短流程,合理布置各科室的组团关系】;还有,医院的设计决定了医院的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所以。【有效的面积配比】、处于经营考量的科室规划及系统设置,在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医院的设计中要顾及今后的调整变化,无论从建筑的形态还是结构上,都要有应变策略。

“例如:国外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数基本在35床左右,国内的一个护理单元基本在55床以上,有的加床后近100床。同时,国内医院病房区的辅助面积又远小于国外医院,遇到满员是不但运营效率极低,很多潜在的风险也随时可能激化显现。因此,在设计国内医院护理单元时,一定要评估满员甚至超员时的运营状况与风险。在设计中对交通、空间尺度要有足够的设计余量。”

给院长的几点建议

1.高层医院的软肋就是防火要求

医院建筑是病人在特殊时段的就医、生活空间。作为一种特殊阶段的居住形式,其居住生活的属性并未改变。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住宅的形态将严重影响医院的建筑形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住宅在朝着别墅化发展,这些地方的医院建筑也就相应地朝低矮化演变。在国内,我们更多见到的是高层电梯公寓。所以,国内新建的医院大都以高层居多。我们建议拟建高层医院的业主要认真进行风险评估,不是满足防火规范要求就高枕无忧。遇到紧急状况,很难做到安全有效地疏散病员。

2.“宾馆+医院”并不等于现代化的医院

在改革开放后,居住形态最先和国际接轨的是酒店建筑。因此,很多医院的业主认为“宾馆+医院”在建筑形态上就等于现代化医院或高档医院,其实医院的宾馆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医院病房的卫生间大多是按宾馆模式设计的,基本上我看到国内医院病房的卫生间很少有无障碍的。而国外医院的卫生间都是按病人的特点设计的无障碍卫生间,当然还有里面人性化的辅助设施。

另外,很多医院喜欢用宾馆里常用的材料来装修医院,但医院的人流量和宾馆差异非常大,医院还有每天上午的门诊高峰期。另外国内大多医院的住院收费标准也无法和宾馆相比,所以养护成本高的材料要谨慎使用。另外国内外的室外环境差异很大,比如国外医院常用的PVC或橡胶地板,在国内医院的铺装区域就要认真规划。最好是进入医院大门后,经过足够的行程待鞋底的沙粒完全脱落后,再踏上PVC或橡胶地板区域。

因此,千万不要套用宾馆是装修设计来用于医院,比如宾馆的客人行走和医院里病人躺在担架车上移动,目视的角度有很大差异,所以医院天花的灯具设计是要特殊考虑的。

3.细节设计上并不是照搬就好

国外医院设计有很多好的经验,但若不消化吸收就应用在国内医院的设计中,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国内患者在习惯上和国外有很大不同,比如国内的产妇在分娩后就不会洗澡。国内的高剖腹产率致使很多LDR病房只起到了一个高档病房的作用,设备设施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国外的护理单元里里大都有一个咖啡空间,有微波炉等等。但在国内医院,远不如加一个衣物晾晒间来得实惠。

其次,国外医院现在基本采用预约制,小病大多在社区诊所解决。因此,大医院里很少有国内医院的就诊高峰和就诊量。所以在国内医院的设计中,不易把挂号、收费、取药等都集中在进门大厅处。要进行分散化设计,增加辅助面积及候诊空间。避免人流拥堵,影响医院品质甚至发生意外。

希望更多的是针对国内医院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有目的的向国外医院借鉴。

比如很多新修建的医院,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病人在取样时过程非常不方便,取样后又要举着取样杯穿过层层人流从公共卫生间走到收样处,因此我们在新设计医院的收样台边,都增加了一个取样卫生间。这样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和对病人的尊重。

国内的医院基建管理者这十多年来对医院建筑的关注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最早关注医院的规模,到关注医院的建筑形式、外观及院区总平,到现在更关心医院的安全、效率,关注建筑与经营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应变策略,这是一种进步。其实更多建筑技术问题应该交给医院建筑设计专家考虑,医院的工艺设置才是医院建筑的核心内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医院管理者和医院建筑设计专家在贵刊就此多进行些交流。

来源:香港澳华医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