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本刊记者 马志晖
供稿/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锦江区东三环外成龙路南侧,床位1500 床,分两期实施。一期床位900 床,包含门急诊医技楼、第一住院楼以及后勤配套用房和地下车库等。目前,一期项目仍在施工当中,预计2017 年投入使用。二期床位600 床,包含第二住院楼、行政综合楼及地下车库。项目自2012 年7 月开始设计,至今完成了总规、可研、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与之相应的是完成医疗工艺专项设计全过程(医疗工艺的策划→规划设计 → 方案设计 → 条件设计)。医疗工艺的设计涵盖了医院从立项到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医疗工艺从策划、规划、方案、条件设计延续了整个过程,对应设计的建设阶段包括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等,而且是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医疗工艺的设计应该是连续的技术流程,而不是片面化的东西”,张远平说。

项目名称: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项目
用地面积:63,961m2
总建筑面积:209,950m2
开工时间:2014 年2 月(一期)
竣工时间: 2017 年(一期)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张远平、刘宇煦、李欣原、邓开国等

人性化服务体系

人性化关怀是医院设计的终极目标,包括对医生人性化关怀以及更加强调的对病患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在锦江院区项目中,设计方分设了多种类型的卫生间,包括妇女专用卫生间、儿童专用卫生间、无性别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等,基本保证每个卫生间距离不超过30 米。在室外设置了儿童游戏的场所,并设置了洗手台以及垃圾筒。

锦江分院项目采用集中式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核心医疗功能的使用效率。以医技为核心,以环形医疗街串联各诊室及绿化中庭,门诊、住院、急诊、医技在一体化的平台上完成。保证门诊医技流线的便捷和就诊环境的自然采光通风。

“+字”符号既象征华西二院教会历史意义,也象征现代医学红十字的精神

景观设计与色彩控制

“在完成方案设计以后,就要启动景观方案设计,最好的景观设计实施过程就是在施工阶段把土建施工图和景观施工图联合起来同步推进,”张远平说,“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在工程的控制和内容的衔接上会产生很好的逻辑关系。”医院主要景观展示区由华西文化园、景观步行广场、仁爱广场、生态景观区4 部分构成。

另外, 景观设计一定不能忽略细节功能问题,比如在急诊区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是,比较有利于疏散的大广场,另外还要求夜间照度达到75% 以上的照明,保证夜间应急抢救。

色彩控制是从建筑的外部形象以及外部色彩的直感对应性要求,一直延续到建筑内部空间。本项目的用色以医院的基本用色,即浅色的暖色系作为基调,包括暖白色、米白色、浅粉色系列进行延伸设计。导视系统和内装设计和建筑室外景观相关,导视基色采用了内装设计的基色——浅粉色系列,另外还包括医院的颜色——绿色。

立体交通循环系统

立体环形车道为就诊车流提供了足够的等候空间及多层次的出入口,以解决高峰时段医院车流堵塞状态,超长风雨廊接纳患者顺利进入医院各主要室内区域,实现院内人车分流,保证院区舒适安全的就诊环境。

文化和艺术表达

文化艺术贯穿在整个设计里面,华西二院的前身是1896 年成立的仁济女医院,“它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成都或者四川现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张远平在设计中插入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元素,这种表达方式对成都的地域文化来说是融合的、恰当的。在锦江院区的设计中, 用玻璃穹顶向华西的历史文脉致敬,并力争达到平静、圣洁的感觉。穹顶、十字花窗等表达了西方文化,钟楼则表达东方文化。“华西人对华西最大的记忆有三样东西,首先是华西的钟楼,还有就是银杏和荷花。团队进行调研的时候,华西的老教授说一定要包含这三个元素。”设计师对钟楼进行了片段化处理,以雕塑的形式,把钟楼展现在华西文化园,将传统记忆以现代艺术雕塑的形式再现。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做了一些园林小品建筑,表达对华西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对这个项目,我最大的感受有三点:一是确定概念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落地非常难,需要一点点地进行细节设计,是包括施工阶段的全设计周期的整体细节控制;二是多专业的协调是关键,以建筑为主导,横跨各个专业,分阶段逐项控制;三是打造平台,一切都从点滴开始。”张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