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关于百度整体裁撤医疗事业部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里流传。这被认为是百度集团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履新不到一个月,就开始下“狠手”了。

图:(左)李彦宏,(右)陆奇

关于医疗广告究竟占百度多大的业绩份额,目前无官方数据;但据摩根大通的报告估算,医疗相关广告在百度的年总营收中约占15%~25%。也就是说,以百度2015年年销售额663亿元人民币的业绩核算,医疗相关广告为百度的收入贡献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最新消息是,百度公关部对外回应称:“对裁撤医疗事业部一事不予置评,如有进一步消息会及时沟通。”

“不予置评”四个字基本可以理解为默认。曾经以颠覆之姿挺进医疗领域的BAT,百度可是被排在了最前面。丁香园前COO冯大辉通过新浪微博公开评论:百度撤销医疗事业部并不等于放弃医疗广告。

百度进军医疗的动作不可谓不大,自2012年至今,百度自身开发了百度医疗大脑、百度医生、拇指医生、百度健康、百度医学、Dulife、百度直达号七个医疗板块。

百度最初的医疗布局,主要是提供医疗相关信息的搜索,联手知名医院和第三方推出挂号预约服务。但2016年“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百度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在国家网信办要求下进行整改,百度对2518家医疗机构、1.26亿条医疗信息进行了下线处理。后来,在9月初的B20峰会上,李彦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过去这几个月因为医疗的事件,我们其实一个季度砍掉了20个亿的收入。”

下半年,百度推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百度医疗大脑,并表示将向谷歌、IBM等同类产品看齐。

但最赚钱的还是来自竞价排名机制下的医疗广告。但在2016年因“魏则西事件”遭遇业绩和声誉重创。在2017年开年演讲上,李彦宏说:“要淘汰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果做不出来,就别在那儿混了,别在那儿撑着了。该撤就撤,该关就关,该并就并。资源向我们有优势、战略上重要的项目去聚焦。”

在BAT中,百度的挑战似乎是最为紧迫的,这在市值上有着最为直观的表现。截止至2017年1月2日,腾讯市值达到2317亿美金,阿里巴巴2259亿美金紧随其后,百度为577亿美金垫底。

但百度并未放弃对医疗行业的布局,裁撤医疗事业部或许意味着百度在医疗领域的重新调整。而调整的方向则很有可能从简单却赚钱的“医疗广告推介”等服务转向高大上却烧钱的人工智能+医疗。而此前国内一款求职社交APP上就已经有人爆料称,百度医疗事业部连续三年成为全公司年终系数最低的部门之一,业绩最差。从这一点看,百度医疗事业部的整体裁撤符合李彦宏所说的“对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该撤就撤,该关就关”的标准,因此被扫地出门。

这可以从李彦宏发给公司员工的内部信中得到直接佐证。他说:“最初百度这种医疗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O2O的东西,就是我们这有用户,很多人来找去哪儿看病,我们怎么帮他挂到他想挂的号。但是到去年开始,我们发现说其实像智能问诊已经变得越来越实用了。如果说我们的智能问诊的系统能够达到一个医生职业的平均水平的话,那就完全可以先通过一个智能的系统,起码是辅助这些医生做一些判断,真的是到大病的时候才到医院,到更具有规模的医院去。”

关于百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李彦宏也解释得很清楚:“再往下走一层,比如说基因测序,它是非常大数据的一个东西。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跟医学知识进行结合,找到答案的话也是一个很大突破。再往下走,比如说新药研发,怎么样去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找到新药,这些东西还在非常非常早期,但是我们觉得,最后可能这些东西能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