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形态有分栋建设,之间设有连廊,有分层叠加(综合大楼),还有高低层结合的双向发展模式,板块式同平层发展模式(“蛋糕式”医院),母题重复的单元拼联发展模式(体系化医院)。这些不同的医院建筑形态有哪些利弊呢?

1、分栋联廊的横向发展模式

有三栋式、二栋式、分散式三种。

1)三栋式

优点:与门诊、医技、住院的“三级”功能结构相吻合。

比如广东佛山人民医院,佛山市最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市医疗技术指导中心,是典型的三栋式建筑。

2)二栋式

优点:一是可减少建筑基地面积,扩大院内绿化;二是流线简洁通畅。比如杭州邵逸夫医院,床位数978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31个护理单元,9个辅助科室,是一所具有国内示范水准的现代化、综合性、研究三级甲等医院

 

3)分散式

优点:可分散过大的建筑体量,有良好的功能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有利于分期建造,对地形条件的适应性强。

缺点:外部流线复杂,占地面积较大,路线长,各部门联系不便。

比如北京天坛医院,设有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放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3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编制病床950张。

2、分层叠加的竖向发展模式(高层或多层的一栋式医院)

优点:功能关系极为紧凑,流线短捷,省时增效,节约用地和管线。

缺点:景观较差。

比如英国伦敦威灵顿医院,是集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心脏保健、骨科、急性神经康复、妇科和癌症护理于一体的综合医院。


3、高低层结合的双向发展模式

优点:建筑造型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低层便于自由发展,建筑与绿化面积高度集中。

比如丹麦哥本哈根赫利夫医院,是由塔台式发展演变而来。

4、板块式同平层发展模式

优点:节约用地,流线短捷、效率高,医院的应变能力强,大跨度结构空间,便于设备的检修和调整。

缺点:空间和能源耗费惊人,造型呆板。

比如美国瓦特里德综合医院。

5、母题重复的单元拼联发展模式

优点:缩短建设周期,组合多样,能耗较高层建筑低。

比如英国迈德斯顿医院,比利时安特卫普克里拉医院。

以上5种医院建筑形态,根据医院规模、地形、运营管理等等综合考虑。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牛了!实例讲解综合医院门诊 “一站式”设计

一个案例读懂中医院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