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横扫围棋界的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第一次让大家领略了人工智能的先进,不过,人工智能除了下棋还有没有其他对人类更加实际的帮助呢?在今天上午天津三中心医院举行的2017年世界癌症日义诊活动现场,一个名为“沃森机器人医生”的人工智能系统被引入到癌症治疗中,这也是沃森在全国首次参与义诊,为天津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利用“沃森机器人”医生们只需将癌症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输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沃森机器人”就可利用其强大的认知计算能力,给出一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精准治疗方案,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规范的、国际先进的肿瘤诊疗服务。
据天津三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胡晓旻介绍说,“沃森机器人”即沃森癌症智能诊疗系统由美国IBM公司研发,1月10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签约落地,天津三中心医院由此也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首家、全国第二家引进沃森机器人肿瘤专家的医院。在近2个多小时的义诊活动中,该医院共接待沃森目前支持的胃癌、肺癌、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范围内的就诊咨询患者20多人次。
在义诊现场,天津三中心医院肿瘤科吴尘轩主任正在将一位胃癌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位点、危重病情况等逐一输入电脑。她轻触鼠标,点击屏幕右上角的“问沃森”,不出10秒钟,一张详细的西医诊疗方案分析单呈现在屏幕上。“几个绿色的条目,是沃森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供医生参考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病患的最佳诊疗方案。”吴尘轩主任说,橙色、红色部分则分别代表慎使用和不推荐使用。点开绿色诊疗方案,详细的用药、治疗建议、全文文献参考等逐一呈现。
吴尘轩表示,对于这位胃癌局部晚期病人,为了把损伤降到最低,此前医院给出的初步治疗方案是通过化疗将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现在,机器人在经过短短数秒的分析后,给出了和医院相同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权威的印证。”吴尘轩说,有了沃森机器人的分析,医院将更放心地使用人工评估治疗方案,对于医生来讲,沃森不仅可以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意见,同还能帮助医生总体评估该方案的疗效及风险,另外,沃森还能帮助临床医生大大拓展全球视野,利于肿瘤专科及相关学科年轻医生的快速成长。
据了解,目前,虽然我国癌症诊疗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美国所有癌症总的五年生存率已达到66%,而在中国所有癌症总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0.9%,造成这种明显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医院之间在肿瘤的规范诊疗的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和不均衡。作为一个认知计算平台,沃森机器人致力于帮助肿瘤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它囊括了200多部肿瘤专业领域的教科书、超过300种医学期刊,以及1500多万页肿瘤文献的关键信息和临床试验中的60多万条医疗证据,因此可迅速掌握患者的信息,并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出最为行之有效,却又为患者量身打造的治疗方案。医生在选择了某个方案后,沃森还会给出详细数据,包括采用此方案的病例数,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等,帮助医生总体评估该方案的疗效及风险。沃森在美国已经入驻癌症临床一线,目前可以为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宫颈癌6种肿瘤提供咨询服务。在中国,沃森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肿瘤患者,使他们不必出国就医,就能得到世界最先进、最科学规范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