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概述
新院区规划床位1200张,日门诊量3000人次,总建筑面积达153500m2,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医、教、研、防保、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区项目所在地
1、集中式布局
新院区用地指标比《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少100亩,再加上要满足《邯郸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关于用地边界退让和绿地率的要求,最终基地内的建设场地已所剩无几。因此,方案采用高度集中的布局,尽量缩小单层的面积并最大程度的拉近东西地块的建筑距离。
这样的布局能完美的解决上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两大优势:
第一,缩短了东西地块的医疗流程,把大量的水平流线转化为垂直流线,就医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在有限的用地内形成大片珍贵的中心绿地,最大程度的改善医院的生态系统,创造安静怡人的就医环境。
2、合理的功能分区
在医院周边道路中,光华大街最重要等级也最高。因此,方案将医院主要的医疗功能布置在用地西侧,将行政后勤科研功能布置在用地东侧。这样既方便就诊人流,同时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3、合理分配建筑体量
在医院周边道路中,光华大街最重要等级也最高。因此,方案将医院主要的门急诊和部分病房功能分配在西侧用地内。这样既方便就诊人流,同时也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组合与东侧用地内的建筑相辅相成,展示医院的标志性。另外,体块的布置错落有致,避免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对人形成的压抑感,并且还可以使建筑周围的风速平稳,避免湍流风。
4、合理设计组织流线
该项目人流、物流有效分离,使得医院的组织流线更加人性化。
5、人性化设计
对住院病房的的人性化设计,从采光和通风的方面进行考虑,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人性化因素的应用
1、造型设计
工整严谨的裙房与高耸挺拔的主楼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造型别致的入口大厅宛如明珠般点缀其上,与院区的景观巧妙呼应、相得益彰,展现医院“包容、开放、大气”的典雅气质。
医院建筑造型的色调采用的是冷、暖两种色调,这种色调的使用可以使得患者心情愉快,乐于活动,减轻眼睛的疲劳,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能够增加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
2、出入口及流线设计
由于新院区的主要就诊人流都来自于光华大街。因此,方案将门急诊主入口设置在西侧地块上,并面向友诚路;东侧地块在友诚路上还开设了次入口;北侧在祥瑞街开设住院出入口。此外,在七贤路上还设有消防出入口和专用的污物出口。
▽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区方案出入口
门急诊流线、儿科流线、体检流线由主入口进入,行政、后勤流线由友诚路东侧次入口进入,综合住院流线由祥瑞路住院入口进入医院。医院污物由各部分的污物电梯统一运送到地下室汇总,并由专用车辆经东侧专用污物出口运出医院。
方案结合用地现状和功能需求分别设置出入口,保证各流线自行其道、互不交叉,满足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使用要求。
此方案在医院交通组织方面使得门诊、急诊、儿童的出入口和行政、后勤入口分开,保证了患者和医院行政人员的交通流线交叉,方便普通患者和特殊患者更好、更快的进入到医院并得到及时治疗,满足了患者及时就医的心理需求。
▽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区功能流线
3、病房设计
病房楼五层为管道转换层兼做库房;六至二十层每层布置一个标准护理单元。护理单元采用局部复廊式设计,医护区与病人区分开布置,有效地改善了医护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单元内分设病人电梯、医护电梯、污物电梯,对住院、探视、医护、送餐、污物等流线进行合理的分流,满足洁污分流、医患分流的使用要求,避免了患者流线与其他流线的交叉,保证了患者流线的畅通。
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部,缩短了护理流线,提高了护理效率,满足了患者安全性的需求。病房均布置于南侧,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日照和通风的要求。医院病房内的空间色彩以浅色和暖色调为主,装饰装修简洁明快,力求创造亲切宽松的住院氛围,增加患者抵抗病痛和战胜病魔的信心。
▽ 病房
4、绿化设计
方案通过合理的布局在用地内形成完整的中心绿地,并且引入水系景观,结合层次丰富的观赏植物形成舒适宜人的漫步系统。其间小路萦绕、流水潺潺,营造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点缀其间的景观小品和硬地广场等设施构成主次有序、层次丰富的主题景观体系。
地上形成的整体中心绿地不仅可以缓解地面通行压力,而且能够较好的突出医院建筑的整体形象,同时能够缓解患者入院前的紧张与恐惧情绪。
▽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绿化景观设计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实例讲明日本的CCRC为什么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