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是一座设施齐全、科学规划的新建医院,地处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总规模685床,设计日门诊量最大4000人次, 医疗区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24万㎡,医院建筑总高度48.6m,地上9层 (不含设备夹层)、地下1层。

住院楼远景

围合通透、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布局

三亚市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海滨地带全年炎热,东向海风比较频繁,偶尔有暴雨、台风的冲击。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医疗区建设用地位于海棠湾的南端, 呈不规则梯形。

一、突出医院特性和定位的形象理念

由于用地周边道路、河流的不规则分布,医院的规划布局采用首尾连贯的椭圆环概念,使医院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具有鲜明、突出的形象个性, 环状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持续扩展性,使医院在规模、定位发生变化时能够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由内至外地放射状有机生长,同时又使医院功能布局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

河边的医院远眺

二、医院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共生

医院主体建筑按功能分为门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办公楼及VIP住院楼。椭圆环形的建筑群体围而不合,空间尺度适宜,既使气流在建筑之间顺畅贯通,又能够形成平和的庭院休养气候。各楼的内外弧面都有开阔的全景视野, 建筑与园林交相呼应,形成了园林簇拥建筑、 建筑围合庭院的独有布局。

黄昏下的医院

三、尊重历史和环境友好的规划理念

通过调整边界和弧度, 圆形的总体布局较好地保留了建设用地内的现有植被,对场地内及周边的百年古榕树进行维护和移栽,独立的4栋建筑相互之间设有充分的间距和覆土厚度,能够使内部围合的庭院有足够的保水功能, 同时在暴雨期间快速疏导水流排入东面河流,使院区内的土壤环境保持水分平衡。

一层平面图

病区平面

立体多层次的花园式医院

一、无障碍通行的立体交通体系

建筑群体以首层通道、二层架空环廊和地下医疗主街形成立体交通体系,将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和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层面连接在一起,各功能部门在风雨、烈日等各类天气条件下都能无障碍地顺畅联系,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体味宜人的环境景色。

二、引入室内的自然景观

医院主体建筑朝向以东、西向为主, 避开了南向强烈的直射阳光。建筑布局将紧凑的医疗功能框架适度拉开,设置了通透的医疗主街、联系平台和内庭院,增加候诊和交通等公共空间的舒适度, 同时使绝大多数房间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 既降低能耗又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门诊医疗主街

三、提升地下空间环境品质

基于该地区日照时间长、 阳光照射角度高的有利条件, 建筑的几个核心部位设置有贯通地下的下沉庭院和内中庭, 使阳光直接照射到地下一层, 一改封闭、 压抑的氛围, 提高了地下空间的使用舒适度, 同时形成明确的方向定位, 便于患者识别寻找。

四、注重休养交流的患者公共区域

医院的医疗环境考虑医疗救治与休养调理相互结合。住院楼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之间设有共享的休闲平台, 且每两层空间上下连通, 形成半室外的开敞场所, 为患者创造了融于自然的活动交流空间。

通过对公共空间的精心设计,医院将周围的绿化环境引入到医疗功能框架内部,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与舒适的自然环境亲密接触,形成了具有立体交通、多层次景观的花园式医院。

门诊分层挂号和休息区

门诊候诊区

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应用

一、融汇于建筑形象的遮阳体系

根据建筑群体的环状布局, 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上采用了全方位的遮阳、隔热和降温措施,以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将建筑遮阳措施与建筑造型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个性鲜明、浑然一体的建筑形象,同时很好地实现了防晒隔热、节能环保的目的。

建筑外墙面上设置了综合遮阳系统,竖向与水平金属遮阳百叶形成单元组合,各个方向上窗户的遮阳面积比率可达到80%。

门诊大厅水幕

屋顶上采用架空隔热的挑檐格架,将环绕围合又高低错落的建筑群统一在同一种风格之中。挑檐的倒凹形梁架中安装成组的太阳能集热管, 使绿色节能措施成为建筑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门诊大厅采用 3 种不同的节能遮阳降温方式:顶部遮阳挑板避免直接照射;弧面玻璃幕墙上采用了密闭循环的节水型水幕,可有效隔绝热传导;幕墙内部设置电动遮阳幕布,防止上午日光直射产生的眩光。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门诊大厅的通透性、美观性和舒适性。

门诊大厅内景

门诊中庭

中心庭院的下沉广场是医院的定位中点与核心景观, 上方覆盖了由钢悬索支撑的玻璃穹顶, 侧壁为通风防御的玻璃百叶,玻璃穹顶内侧安装花瓣式电动遮阳幕布,可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开启, 呈现不同形态, 既能够很好地遮阳隔热, 又形成动态景观。

中心下沉广场内景

二层架空环廊的交通量比较大,在环廊顶部采用了特殊的遮阳措施,选用半透明的网点印刷玻璃, 通过不透明网点的大小与密度计算, 使透光率与遮阳率达到较好的均衡。即使在烈日下, 人们在环廊中也感受不到阳光的灼热, 能够在休息座椅上惬意停留。

二层架空连廊

二、消除室内外界限的贯通引风措施

利用海滨风速大、频率高的特点, 建筑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通风。各栋建筑消除了明确的空间分区界限, 引入新颖的室内外贯通、 区域气流循环的理念,使海风可以穿越整个建筑群, 形成穿堂风。各建筑中设置有大量庭院, 与医疗主街相连, 整个建筑内空气不断流动, 形成大厅—主街—庭院的整体通风系统。

内庭院采光通风屋顶

空间贯通通风示意图

三、突破性的被动式通风体系

在分析当地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的基础上, 设计方提出建筑环境室外化的概念, 使建筑公共空间的自然通风最大化, 将常规意义上的室内公共空间转化为室外空间, 整合消防区域划分, 精简了机械通风设施。

四、智能化、节约型的医疗设施与环境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在机电支持系统中采用了高效率、智能化、节能型、环境友好的设施和技术, 保证医院在运行中的节能环保。

精细划分的人工照明、空调区域——结合开敞贯通的室内外空间, 照明和通风空调系统将建筑内部的空间细分为不同级别的分布区域, 以量化控制各区域的电和空调使用。通过分级控制,在达到室内环境使用舒适的同时降低能耗。

中心下沉庭院

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医院采用太阳能及热泵加热热水技术, 太阳能为主、空气源热泵为辅的热源方式供应生活热水,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材料选用适应地方气候的种类,首层外墙面材选用光面石材,上部主体采用耐候涂料, 可避免因潮湿滋生细菌或盐碱腐蚀;地下室外防水材料选用耐根刺、耐腐蚀的防水卷材, 防止因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茂盛产生贯通缝隙,破坏室内环境和医疗设备。

通过以上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的应用,我们力求在极富地域特色的环境中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建成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化绿色医院, 并在医疗服务目标、旅游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