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精神卫生中心新建和改扩建,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的浅析,论述了精神卫生中心设计应注意的原则、理念及方法,对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筑创新设计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规划设计背景

近年来精神疾病患病率日趋增长,据卫生部统计,上世纪七十年代具有精神问题的人数是千分之5.4,八零年代是千分之11.1,截止2009年上升至千分之13.4,具有精神问题的成年人达到1600万人,17岁以下儿童具有精神问题的达3000万人。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国家为了使精神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2008年17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精神卫生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据统计我国现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124家,其中内蒙古仅有19家,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是全区唯一的一家三级专科医院,现全区重度精神病患者达32万,治愈率不足20%,而精神病患者及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全区精神科床位已不能满足内蒙古地区精神卫生发展及服务的需求。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经自治区主席办公会议通过,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确定为十大献礼工程及重大民生工程,力争建设以患者安全为目标,以人性化服务为导向,创造舒适优美的疗养环境,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绿色精神卫生中心(图一)。

图一 

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110国道南侧,塔利村西侧,距离呼和浩特市中心5公里,距离呼和浩特火车站10公里,距离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直线距离5.3公里,总用地面积151.5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1000床。项目分两期开发,一期规划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总床位数800床,地下一层,地上5层,项目一期总投资4.28亿元人民币。规划设计有门急诊区,医技区,住院区,工娱疗区,行政科研区,脑病中心区,农疗区及封闭、半封闭室外活动区。

建筑规划设计理念

精神卫生中心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机构,集精神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以及护理学于一体,采用跨学科的治疗方法,部门完备,大专科、小综合。门诊及医技面积较普通医院小,住院面积大,住院时间较长平均为46.41天。

使用人群特殊,精神病患者具有敏感、多疑、幻觉、妄想,他们行为怪异、有暴力倾向,行动正常、思维混乱,年龄段覆盖广,治疗周期长,复发频率高,短期难以痊愈。病种复杂,一般分为精神分裂症,血管认知性障碍,老年性认知障碍,抑郁症,药物滥用症等。结合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筑特点及使用人群的特殊性,下面将从文脉传承、项目选址、功能布局、空间环境、建筑安全、医疗效率、智能医疗、人性化设计等八个方面对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的整体规划做一个浅析。

1、文脉传承

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结合当地的历史文脉,找到一种象征意义。本设计意向来源于蒙古草原一种典型的动物鸿雁,鸿雁是随阳之鸟,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利,给人以坚忍强劲的感觉。在蒙古草原上,鸿雁是祥瑞之鸟,是一种守护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祝愿,一个一个病区像一只只组队翱翔的鸿雁,守护着精神病患者,祝愿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2、项目选址

精神卫生中心特殊的使用群体,对选址也有独特的要求,位置不宜偏远,应该便于患者送达,便于家属探视,亲情的关爱本身对于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种治疗。环境要优雅远离噪声、振动源,避开闹市,车站,空港,靶场,屠宰场,空气好远离垃圾场,污水处理站。交通便捷,周边市政设施齐全,用地应完整,应具有足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本项目选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110国道南侧,塔利村西侧,周边环境优雅,没有干扰源,距市中心直线距离5公里,交通便捷,分为东西两个地块,东侧地块较大,作为主要的医疗区,西侧地块较小,作为行政办公区以及未来的脑病中心和病人恢复期的农疗区。大地块医疗区门诊主入口设在南侧规划道路上,东侧塔利东路设有独立的急诊出入口,住院探视出入口设在北侧丰州北路上,西侧设有专用的精神科门诊出入口,清洁物品供应和污物出口分开设置。西侧小地块主入口设在南侧规划道路上,作为行政教学出入口,东侧设有次入口,作为与医疗区联通之用(见图二)。

图二

3、功能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整个院区的管理,将门诊、急诊、医技、工娱疗、住院、后勤、行政、院内生活合理分布,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区分,同时又保证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动静分区,有利于院区环境的塑造给患者静谧的休息区。

本项目分成四大功能区块(见图三),分别为门诊急诊综合区,住院区,行政生活区,未来发展区。东侧大地块内设有门急诊和医技检查区,实行半封闭管理;中部五栋病房楼由封闭连廊衔接,实行封闭式管理,工娱疗区设于住院区一楼,方便住院患者治疗,后勤保障区设在院区内中心位置地下室,使动力供应管线短捷,节约能源;北侧为预留发展用地;住院区又依据不同的医疗阶段,从北往南依次规划为急性期病区,亚急性期病区和康复疗养区,病房内部又依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划分为老年痴呆症病区,儿童及青春期病区,抑郁症病区,药物依赖症病区,躯体合并症病区等。

图三

南侧门急诊综合楼内部一层规划为门诊大厅,门诊挂号领药,精神科门诊,急诊(兼综合门诊),放射影像科,超声功能检查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等。二层规划为司法鉴定中心,神经科康复治疗区,特诊科,少儿心里障碍治疗中心。三楼主要规划有医学心理科门诊,心里干预中心,中医科,口腔科。四楼主要规划有睡眠治疗中心,精神康复中心,老年健康中心,躯体康复中心,信息中心,病案室等。住院区一楼主要规划有住院大厅,住出院处,生活服务(患者参与运营,增加社会实践),MECT,工娱疗,病人家属餐厅,职工餐厅,营养厨房,中心供应室等;二至四楼为各分科病房(见图四)。

图四

西侧小地块为行政教学生活区,将生活区与医疗区物理隔离,有利于医疗区的管理,保证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小地块内规划有行政教学区,培训区,员工生活区,脑病治疗康复中心以及高压氧舱;在基地的西北角规划为农疗作业区,使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可以走出医疗区,到这里从事农耕活动,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康复。

4、空间环境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机体活动正常,思维混乱、多疑,需要更多的关爱,对环境特别敏感,希望被认知、接纳和尊重。所以精神卫生中心环境最好能贴近自然,感知四节昼夜的交替及时光的流逝,应具有从私密到开放的不同层次的空间,来模拟从家庭到社会的正常社交生活。

本项目采用四级绿化系统,一级城市开放花园,使院区与城市道路相区隔,作为一个过度空间;二级在住院区病房楼之间设置半开放的活动花园,供康复期患者活动;三级在住院楼和连廊围和区设置封闭式花园,供恢复期患者活动;四级设置屋顶花园,使患者可以在病房看到大自然的绿色。户外花园通过绿植的搭配,体现四季的变化,向阳、采光、通风,使患者可以接近自然,并设有亭子、连廊等设施供雨天活动,设有一定的户外活动设施,供患者休憩(见图五)。

图五

建筑层数不超过5层,低矮的建筑空间可以使患者在病房内也可以看到户外庭院。建筑外观开朗明快、自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同时采用米黄色调,使建筑色彩温和宁静。病房单元内设有公共活动区,通过V字形的建筑形体(见图六),从视觉上缩短走廊长度,护士站设在单元中间位置,便于观察患者动向,开放式的布局,使患者和工作人员间不增加不必要的障碍,在工作区和患者病房引入自然光,给工作人员提供安静的休息室。不同区域的色彩不同,例如隔离室采用可以使人安定的粉色、蓝色、白色;抑郁症患者区域采用高饱和度的黄色、橙色、红色;一般的疗养康复病房则使用天然材料,柔和的色调,高雅的艺术品营造家庭的温馨感觉,创造个性化的空间。室内地板设计应避免高光,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刺激,灯光设计柔和,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窗等措施减少噪声对患者的干扰。

图六

5、建筑安全

精神病患者具有敏感、多疑、幻觉、妄想,他们行为怪异、有暴力倾向,所以在建筑设计上如何保证患者不自残、相残以及工作人员安全成了精神卫生中心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建筑的关键所在。

精神卫生中心的安全设计可以划分为五级区域,一级区域,工作人员工作区,应独立患者不可到达;二级区域,诊室、检查治疗区,患者必须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及保安的陪同下到达;三级区域,走廊休息区,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监视下活动;四级区域,病房,厕所等私密空间,病人自主活动区;五级区域,重症隔离区。四级、五级区域内设施应不可悬挂,不可作为武器,五级区域应独立成区,地面、墙面应作软化处理,不设任何家具。

参照以上五级安全原则,本设计从户外庭院,建筑空间以及室内设施等都做了相应的安全设计,以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户外庭院安全

患者户外活动区设计成全封闭的庭院形式,封闭围墙采用不可攀爬设计防止患者逃逸,设有专门的护士站,所有人员的活动在护士的监视下活动。内部绿植采用低矮的灌木,开放视野,防止患者躲避隐藏。地面不使用铺贴类材料,以防作为武器。休息座椅采用固定式且不靠近围墙,对外出口设有电子锁,控制人员随意进出。

●建筑空间安全

建筑设计上不做阳台等开口空间,防止患者坠楼。门诊单元及检查区设置独立的医护人员通道,并设置独立的办公休息区,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可迅速撤离。病区内工作人员工作区独立设置,并设有管制措施,每个病区只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位置设有缓冲间,防止患者逃逸。每个单元设有医用设备存放间,将治疗车,点滴架等物品锁在设备间内,楼梯间采用消防联动锁,平时禁止人员进出。公共活动区及病房内部墙体均采用圆角处理,减少潜在的物理伤害。女性患者设有独立的病区及活动区。

●设施安全

外窗采用钢化安全玻璃并加装限位器防止患者逃逸,坠亡。卫生间门加装压力敏感患者报警器,使用连续的铰链防止患者自缢。病房门外开,且在外侧可以开启。床是重型的,不易挪动,并倒圆角,桌子不带抽屉,储物柜做无门设计且封到顶部。不设固定的点滴架,采用移动的并设有带锁的房间存放。灯具采用封闭型的,并有自攻螺丝,不能轻易打开。送风口采用小孔百叶,消防喷淋头采用防止悬挂型的。所有管道隐蔽,淋浴器、马桶冲水按钮做埋墙处理。生活热水提供温水避免烫伤。

6、医疗效率

院区占地较大,病区单元较多,精神卫生中心又不宜建设高层建筑,如何提高医疗效率在本次设计中也做了充分的考虑。首先将门急诊及医技区采用紧凑的集中式布局,建立方便快捷的门诊医技动线,将联系紧密的科室同层布置,设置分层挂号收费点,方便患者挂号付费。将工娱疗区放在住院区的中心位置,方便各病区使用。MECT放在急性病区一楼,方便急性病患者使用。病房护理单元护士站设在病区中心位置,缩短护理距离,增加护理频率,病人活动室靠近中央护理区,方便护理人员看护。设置物流传输系统,方便体液、药品、单据等传递,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7、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在现代医疗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院已越来越离不开智能医疗系统,在临床活动、医学科研等方面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HIS系统 (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 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像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均属于HMIS的范围。

LIS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即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LIS系统逐步采用了智能辅助功能来处理大信息量的检验工作,即LIS系统不仅是自动接收检验数据,打印检验报告,系统保存检验信息的工具,而且可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实现智能辅助功能。

PACS系统是Picture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缩写,意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可视化对讲系统,患者监控系统等各种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使整个医院处于可控,可视的范围内,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效率。

8、人性化设计

精神卫生中心使用群体的特殊性,人性化关怀设计尤其重要。精神病患者具有恢复正常生理、心理功能的需求,安全性需求,被接纳认知和关怀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交往以及康复的需求,隐私性需求(见图七)。

图七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的人性化设计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  易懂性

在门诊、急诊、医技检查区,设置清晰明显得标识系统,不同的科室采用不同的色彩分区,方便患者到达。

2)  易用性

所有公共区扶手、柜台采用高低设计,公共区门采用推拉式,方便推轮椅患者通过。在有病人推床的空间灯光采用侧向光,病房灯光应避免设在病人头顶上方,病房和厕所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并设两个一高一低。

3)  私密性

门诊等候区应设有隐私空间,女性患者设置独立候诊区,女性设置独立的病房区和休息区。病房设计注重病人的尊严和隐私满足病人的心里需求,尊重病人的生活习惯,设计不同的房间形式和装修风格,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对于自闭症患者病房使每床具有独立的空间,和独立的进出门,保证他们的心里安全,同时又可增加与病友间的互动交流。

4)  方便性

在公共区域提供超市、花店、访客餐厅、 银行服务等服务设施,设置茶水间、哺乳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5)  无障碍

无障碍设计遵照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执行,主要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坡度1/12,坡面均作防滑处理,公厕附设残障专厕。设置无障碍访客电梯、楼梯间,在踏步起始点及电梯门前铺设感触提示的地面材料为视觉残疾者提供方便。

写在最后

精神卫生中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类型,兼具普通医院和疗养院的特点,各个功能部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人流物流流线复杂,机电系统复杂,再加上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居住和治疗周期较长,反复治疗情况频繁,在卫生中心的设计中要格外细心,注重细节的设计,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反复研究论证,试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也是我们的一次设计尝试,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建筑师们对这一建筑形式的重视,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精神病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