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是医院整个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保障,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安全、稳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完成医院后勤服务保障才能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后勤保障的首要就是安全工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起点更是红线。

积水潭医院后勤以确保安全为目的,设立了“安全风险点”的概念,将平时安全生产中易产生或对安全有可能造成威胁的事件建成一个一个的点,通过对“安全风险点”的控制,来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对风险点的防控,是后勤工作的重点,从总务处、班组长、职工三个层面都有对风险点的防控措施,现结合实际工作对其中的防控予以阐述。

主动防御的概念

(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安全生产的方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医院后勤工作中,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制度、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教育从而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二)主动作为

预防事故是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如果仅仅出了问题抓一阵,要检查前抓一阵,消极保,被动保,事故就可能防不胜防,堵不胜堵。坚持积极主动,超前防范,在每一个“风险点”前构建相应的防御体系,并不断查找漏洞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既要依靠必要的物质条件,更有待于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宣传教育,筑起思想上的安全防线,在防范事故中有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维修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动防御

(一)以“三无”为目标开展工作

“三无”,即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这是班组安全建设的核心,也是整个后勤安全产生的基础。如果医院后勤系统的全体职工、所有岗位、班组都能达到“三无”的话,那么这个后勤系统就是一个“无事故后勤”,就进入了后勤安全生产的理想境界,班组开展“三无”目标管理,要实施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很多,每个班组要根据自己的生产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来制定适合自己班组特点的“三无”目标管理。一般来说抓住以下三点来进行。

(1)班组骨干以身作则。班组是后勤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落脚点,班组“三无”目标管理是一个“细胞工程”。“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实际步骤,也是班组安全建设的核心问题。班组长是后勤系统最基层的管理者和生产作业的直接操作者,班组长在安全工作中必须以身作则,在工作中一心扑在班组安全建设上,把生产作业中的各个环节都按“三无”目标去组织,并把每天的安全生产情况认真记录在台账上,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班组骨干动员起来,班组长带头模范执行安全规章,心想安全事、手干安全活,班组的“三无”管理目标就能步入正确的轨道。

(2)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班组为实现“三无”目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组成“大成智慧工程”,以班组长为核心,主班为骨干,组成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发动职工对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查一个隐患,提一条建议,采取一项措施、增加一份安全

(3)夯实班组安全基础工作。在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基础工作,这里强调的是必须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有句话叫“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很有道理。要从本班组生产工艺流程、岗位工种来划分安全生产责任区,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责成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检查,检查各种安全装置,确保齐全有效;坚持每班班前晨检交班,结合生产任务提出安全注意要点和安全操作要求;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一考评、每季一总结、半年一评比。夯实了班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班组安全工作就能变成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进而成为“我管安全”、“我会安全”的新局面。

(二)“安全风险点”的防控

班组在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点”通常是是指危险点、危害点、事故高发点。“安全风险点”是班组安全生产的要点、主控点和注意点,有效地控制了“安全风险点”,班组安全生产就有了把握。因此,控制“安全风险点”是班组安全建设的又一具体办法。

 风险点固有的危险性使它成为安全控制的重点。风险点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大,但并不表明它时时、处处要发生事故,只要安全措施到位、防范办法周密,是可以把风险点变成无风险点的,这就要求班组在如何控制风险点上下功夫。现以北京积水潭医院总务处维修班组为例,例举出控制风险点的一些办法:

1、编制风险点应急救援预案。

2、所有风险点的作业人员必须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取证后方能上岗。

3、对风险点的巡视,每班最少两次,班组长每周两次。

4、对特种设备设立监控、监测设备,并按期检验。

5、风险点配备消防水和数量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6、风险点现场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安全须知牌。

7、风险点现场必须保持畅通的安全通道。

8、风险点的设备设施,设有良好的防雷接地装置和防洪排水设施。

9、风险点现场必须使用防爆电器。

10、风险点现场要经常性的保持整洁、清洁。

风险点的防控并不复杂,只要做到分析准确,措施合理,落实到位,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勤安全风险点主要集中在特种设备上,我们要做到的是制定可行的防控方法,务实,可操作。以上十点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切实做到,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险发作的可能性。防控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有花架子,不能中看不中用,极简又极可行,才是防控的实际操作。

(三)常态化管理

常态化,就是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只是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1、“常”字要求 “常”是经常,是习惯,是要求。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按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违章必究的原则,教育职工始终保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确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责任意识。对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明确岗位职责,将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并让职工明白在平时实际工作中,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从而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有效地消除工作的随意性和推诿扯皮等消极现象,使整个工作流程常态化。

 2、“态”字功夫 “态”就是一个人态度和素质要求,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医院后勤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所谓在“态”字上下功夫,就是要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使每一位职工都具备一定的政治修养和道德观念;就是要让职工不仅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要了解医院的发展目标、思想理念和所取得的成果;就是要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职业理想,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调控自己的职业行为,立足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在社会上树立起医院职工的良好形象;就是要让职工懂得并掌握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树立正直的品质和正确职业理想;就是要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的观念,激发职工的高度责任感,树立“服务于一线,服务于患者”这个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同志,勤恳工作的职业道德理念,发扬“个人事小、医院事大,一切以医院的利益为重”的工作作风,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3、“化”字文章 “化”就是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资料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它是常态化管理的过程控制。所谓在“化”字上做文章,就是班组在日常工作中将所有涉及到的工作,量化、标准化、制度化。

主动防御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习惯性违章

安全生产事故中有95%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习惯性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习惯性违章是人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只要操作人员不良的习惯不纠正,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习惯性违章具有历史继承性,职工的一些习惯性违章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习惯性的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效仿,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去影响下一代的职工。

因此,让职工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是保障安全的要冲。规章制度上写的操作规程详细而明确,班组长制定标准化的示范作业,通过现场会的形式以直观的教学明确规范化操作的标准,并结合绩效考核制度对职工的操作行为进行约束。

(二)巡检、巡查不到位

在主动防御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日常的巡检、巡查,如果应付差事只做做表面工作,那么将使安全工作面临极大隐患。因此我们对巡检巡查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每次的巡检巡查规定内容、指定路线,目的是第一时间发现生产现场的不安全的物质状态、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潜在的隐患威胁,以便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和纠正,防止任何类型事故的发生。我们也将巡查进一步划分类型,旨在将工作落实到位。

专业性安全检查: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场所或操作工序,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有关专业检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时有方案,有明确的检查重点和具体的检查手段和方法。

季节性安全检查:针对季节的不同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工作,比如春、秋季的防火,夏季的防汛,冬季的防冻等。

日常性安全检查:班组平时日常工作对设备、设施的常规检查,对管路、线路的巡查,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等。

不定期检查:设备装置试运行检查,设备开工前和完工前检查、检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