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后评估

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是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严格评价,是建设项目立项时可行性研究的后续研究。主要指研究建筑使用者感受、建筑设计的成败和建成后的建筑使用性能。

关于使用后基本评价

医院建筑使用后的基本评价不同于现代医院建筑用后评估。

现代医院建筑使用后的基本评价是我们医院建设管理者在新建筑投 入使用后,总结建设项目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遗憾,对几年辛辛苦苦的建设成果做出科学的评判。

现代医院建筑使用后的基本评价是基建管理人员工作的自我完善,其基本标准主要是当前医院建设基本规范和二、三级医院评审的具体检查条款。

使用后四个方面的基本评价

(一)对整体建筑及整体环境基本评价

医院建筑是专业技术很强的建筑类型,医院建筑要为医院上百个科室,上百种医疗活动和多种交通流线提供功能空间,其建筑方案一般都采用相对集中的布局形式,尽量缩短功能科室之间距离,以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一是要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满足医院在一定阶段的运行需要;二是要保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现代医院建筑形态要追求形象与内涵的统一。

外观表现要体现内在功能的特点,建筑立面造型力求简洁大方、以方正为主,不能为了追求变化而变化。

整体以竖向线条为主,在点、线、面结合方面要吸取医院历史传承和医院文化元素,再加上具有医院自己特色的顶部设计、门厅设计,色彩搭配,形成整个医院建筑独有的标志性。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人流、物流、车流的基本数量和流向,从整体到局部都做到洁、污分流,线路流畅不交叉,能有效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医院建筑群要考虑总体环境的打造,道路、绿化、停车、自然景点、人文景点等都要统筹考虑,形成整体效果。

(二)对建筑质量的基本评价

医院建设者对建筑质量的追求是永恒的,是永无止境的,评判的标准也是多样的,根据我国目前建筑业普遍评价标准是项目验收和申报项目奖项。建筑项目奖项有:“鲁班奖”和全国优质工程奖;省级优质工程奖﹙江苏省为扬子杯﹚;市级优质工程奖﹙南京市为金陵杯﹚。

对建筑质量的基本评价分为国家级优质工程、省级优质工程、市级优质工程、合格工程四级。

(三)对建筑造价的基本评价

医院建筑造价有地区差别、时间差别、建筑档次差别,但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建筑档次的条件下,通过科学的计划管理,规范的变更程序和严格的工程审计,最终的工程造价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是较大的。

在此推荐一个基本评价方法。一是对总体概算的控制,二是平均每平方米投资总额,三是前期费用控制,四是主体部分、医用工程、开办费控制,五是不可预见费控制。

(四)对建筑功能用房的基本评价

对建筑功能用房的基本评价主要是对医疗建筑功能评价。

1.对急诊部建筑使用后基本评价

对急诊部建筑使用后基本评价是以一个急诊患者进入医院的行走轨迹来考量。

患者进入急诊大厅→ 前台引导→ 穿行→ 挂号→ 等候→ 就诊→ 交费→ 检查→ 二次就诊→ 治疗→ 取药→ 留观→ 离开医院。

综合医院急诊部包含急诊与急救两大功能:

一是急诊部依托医院的有效资源,逐步承担了其区域内急救中心的作用,院内急救和监护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二是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急诊患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特别是夜间和节假日老年急诊患者数量较大,急诊部基本具备门诊的功能,科室的设置也越来越多,综合医院急诊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因而对急诊建筑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在医疗流程、空间设置和使用功能上三个方面。

2.对门诊部建筑用后基本评价 

对门诊部建筑用后基本评价也是以一个就医患者进入医院的行走轨迹来考量。

患者进入门诊大厅→ 前台引导→ 穿行→ 挂号→ 等候→ 就诊→ 交费→ 检查→ 二次诊断→ 治疗→ 取药或办理住院→ 出院。

门诊部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流线组织非常重要,要空间宽敞,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流线明确,分区合理,门诊大厅的流线尽量不相互交叉,使进入大厅中的人走回头路。

病人进入各诊疗科室之前应有集中的交通枢纽,然后再分流,科室候诊厅或候诊走廊宽敞不拥挤, 门诊部设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通道。

门诊诊室按就诊病人量分配,内科病人占25%、外科病人占20%、妇产科病人占8%、儿科病人占5%,其余为其它专科病人。

门诊诊室以一室一床一病人的小诊室为主。对需要化验检查、设备检查概率高的科室,如妇产科、小儿科、内科、外科诊疗室离检查科室相对较近,方便病人检查。

3.对医技部建筑用后基本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对医技部建筑要求越来越高。

医技部建筑设置一般有两种,一是独立的医技楼,通过连廊与门急诊楼和病房楼相连接;二是与门急诊楼一体化设计,通过医疗街串联到各科室。

医技建筑的科室主要特点,一是面向全院,运用专门诊疗技术及设备协同临床科室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诊疗;二是医技科室诊疗设备多、更新周期慢、要求条件高。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医技部主要有九大科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病理科、输血科、消毒供应科。

医技建筑用后基本评价主要看外部流程和内部流程,外部流程主要看是否为患者创造最为清晰简短的诊查路线。

内部流程主要看人流物流的的组织路线是否合理,医护人员能否快速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医技建筑是通向门急诊部和住院部的桥梁,传统的医院建筑规划和设计对医技重视不够,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医院建设者所重视 。

4.对住院部建筑用后基本评价

住院部是医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人的衣食住行都在这里进行,它就是病人的家。

住院部功能和空间的优劣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南丁格尔有句名言:医院设施环境的第一需求应该是必须是对患者没有任何危害因素环境下的治愈。

对住院部建筑用后基本评价主要对住院大楼及护理单元的建筑空间、医疗流程、功能用房、医院文化的评价。

一是功能安排合理,追求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理念,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宁静的就医环境,给医护人员带来快捷便利的工作条件。

二是流线设计明确,住院病人能很快地达到自己要入住的病区。

三是造型与空间处理能打破医院常见的单调感与压抑感,以人的活动空间尺度设计人性化空间。

5.关于七个基本评价表说明

以上七个基本评价表的总分为500分,在对医院项目进行评价时逐条打分。

累计总分在451-500分为优秀建设项目,401-450分为优良建设项目,350-400分为合格建设项目,350分以下为一般建设项目。

来源:2016年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江苏省医院公益行

演讲嘉宾:朱亚东,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本文章由“筑医台资讯”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http://cc.newra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