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医院项目的管理更为复杂。关于医院项目管理模式总结起来有一下五大类:
基建办:医院基建办负责整个工程建设的管理与推进,一些医院基建力量配置不足时,专业性欠缺。
指挥部:由政府牵头,各主管部门参与,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分管。该模式,多方参与,不能产生合力,效率较低。
管理公司:业主委托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对整个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或分阶段的管理,该种模式下,管理单位是业主的“管家”,专业人做专业事,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仍属于业主。
代建: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发改作为出资人,委托代建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代建,医院作为使用方,仅提出功能建设需求。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
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即交钥匙工程。
医院项目的复杂性
一、工程建筑的复杂性
(1)规模大
医院项目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具有规模化、群体化、复杂化的特征。
(2)投资高
医疗建筑的属性决定了其总投资和造价指标高出其他民用建筑。
(3)进度紧
本工程为民生工程,政府各级部门及市民关注度高,及时推进本项目建设,是各方的切实需求。
(4)参建单位多
医疗建筑参建单位多,干系人复杂,平衡各方利益及协调工作量巨大。
二、医疗功能的复杂性
(1)功能复杂
功能内容复杂:医院工程往往包括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后勤保障、行政办公、科研与教学等7大系统,需要实现100余项子功能,甚是复杂;
功能流线复杂:医院建筑的流线包括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
(2)医疗系统复杂
医疗系统专业性强,主要有医用气体、医用净化、医用纯水、物流传输、污水处理、医用纯水、放射防护等。
(3)设备复杂
建筑设备主要有电梯(医梯、客梯、货梯、扶梯)、空调、锅炉、太阳能等。
医疗设备有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钴60、MR、DR、CT、DSA、PET-CT等。
(4)智能化复杂
医疗建筑智能化系统繁多,发展更新快,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管理目标的复杂性
(1)质量目标
医院建筑的质量目标要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线科学、使用人性的同事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以及美观与耐用性。
(2)投资目标
医院建筑项目以概算控制项目总投资,设计变更控制在10%,确保资金使用有序。
(3)安全目标
建筑项目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目标要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要做到工地文明标化,施工动态形象标化。
(4)进度目标
医院建筑项目前期与设计阶段一般为12-15个月,建造周期为36-45个月。
医院项目的建设通病
一、医院项目建设通病
(1)功能反复造成返工——前期调研不深
(2)系统设计不整合——设计考虑不周全
(3)招标滞后影响进度——招标管理不严
(4)合同界面遗漏缺失——现场管理缺失
(5)工期目标失控——计划考虑不周
(6)投资目标失控——缺少系统的方法
二、医院项目进度偏差分析
三、医院项目投资偏差分析
医院项目管理内容
一、总控管理
通过总控管理,策划管理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提前做好规划与计划,使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1)组建管理团队,调配优势资源。
(2)组织项目调研,充分了解业主及项目的信息和需求。
(3)梳理工作清单,做好WBS工作分解。
(4)编排本项目的总控计划。
(5)编制项目管理规划。
二、设计管理
通过设计管理,减少实施过程设计变更,控制投资和进度;使功能、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尽最大可能满足使用需求,减少遗憾。
(1)功能策划-重视使用功能
功能单元与规模分解
门急诊就诊模式
护理单元模式
结构形式建议
建设单位领导层意图
使用者的习惯与喜好
建筑风格与形式
(2)设计专业界面规划
(3)功能调研-重视使用需求
(4)做好设计进度管理
三、招标管理
通过招标管理,使招标工作更加有序,有利于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和进度控制,防范招标人的风险。
四、报批管理
通过报批管理,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效衔接,使建设程序更加规范。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医疗专项环评
医院专项检测:手术室、医用气体、实验室、防护与屏蔽等
医院专项验收:手术室、医用气体、医用防护、污水处理、厨房等
五、投资管理
通过投资管理,严控工程变更,使概算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更加有序,最终将投资控制在概算之内。
(1)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关注系统的完整性和单项造价指标的合理性,向业主提出评估意见;
(2)分解各专业的投资额,进行限额设计,配合设计人员比选设计方案;
(3)按照招标规划,将投资额分解到各个合同包,实施限额招标;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
(4)审查工程量清单,推荐主要材料、设备的品牌;
(5)编制年度、季度的资金使用计划。
六、现场管理
通过现场管理,顺利推进现场建设,保证进度、质量和安全,防范索赔。
七、文档信息管理
通过文档信息管理,使工程建设信息得以延续,做到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可追溯。
八、医用专项系统
通过医疗专项管理,使各专项与主体建筑有效衔接,最大程度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九 、医疗设备管理
通过医疗设备管理,使医疗设备的进场与安装与整个工程建设衔接,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减少现场返工。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演讲嘉宾:江观全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