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一节前,小编的一条朋友圈引来了一群吃瓜群众的围观吗?

小编于是趁热打铁,针对郑大一附院医院规模问题发起了话题(点击查看话题)。大家以投票的方式积极参与讨论,投票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投票结果上看,选择“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不利于分级诊疗的推广”、“没有根本解决看病难问题”以及“形成马太效应”的人较多。我们说了这么多,还是来听听专家的看法吧。

筑医台本次邀请了权威专家——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以及北京中欧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勍。三位专家共同对医院规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廖新波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

超级医院现象是市场与制度不成熟下的产物

中国医疗体制自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以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更没有形成合力的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一直以来在看似市场而非市场的状态下“试点”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性。

首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如果你是在一块空地上设计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你是否会在市中心建一个超级医院?估计没有人会这样设计,因为从城市经济学、交通学等来考虑,也不会人为地制造一个人流集中中心。而是会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设立不同的功能的医院,解决不同的问题。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像英美这种相对市场化的国家也没有一个超级规模医院集中本地区大部分的医疗资源。所以,中国的医疗市场基本上是在公立医院极度垄断下的市场化。在政府投入不足和欠公平性的时候,马太效应就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支付制度导致病人选择优秀的医疗资源,使大量的病人通过住院来获得医疗服务,医院通过住院来获取医保的资金,医院也通过购买大量的机器,在现行不合理的绩效制度下完成医务人员的二次分配,使医务人员以来大医院的平台来体现“体面”收入。事实上,大部分的病人是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如果我们的支付制度是鼓励门诊治疗,超大型医院会产生吗?

第四,如果医生的薪酬是根据诊治病人的数量来决定,无论医生是在大医院、小医院,或是大城市、小城市,他的知识价值和经验价值都不会掉价;如果医生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医院就会根据成本效益来决定开什么专科,设置多少床位,吸引哪些人才。

第五,如果医改是坚定不移的实现分级诊疗,无论是市场的机制——医生价值实现形式的改变和就业模式的改变,还是计划的安排,各地政府把90%病人看病不出县作为政绩指标来考核,大大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那么大医院将面临很多的挑战。

曹健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医院?

在纷纷提倡高效运营、医疗服务公平可及的背景下,单体医院过度扩张对于患者来说是幸还是不幸,答案还需要等待?

医院定位迷失

国家卫计委在各类文件中明确表示,“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三级医院定位于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而超级医院则是另一番景象,任性发展野蛮扩张。所以医院的发展还应当定位明晰。

过度医疗隐忧

郑大一附院的年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6.8亿元,迅速增至2015年的84亿元,7年间增长了12倍。而这7年间也恰恰是国家卫计委屡屡提及要对公立医院进行规模控制的7年。早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长的高强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将从严控制公立大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

从该院的经营情况来看,该院2014年每床位平均年收入为120万元,而全国三级医院每床位平均年收入为72万元,比同级别的医院高出60%以上,让人对其是否存在过度医疗不无担忧。

徐勍 北京中欧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

我们从超级医院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郑大一附院被关注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迅速扩张带来的质疑,我认为需要辩证的看待超级医院现象。它的出现也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启示。

首先,医院扩张的同时医院管理要同步提升。现普遍认为,医院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而1500-2000张床位的医院效率是最高的。当然,随着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技术的更新,个别医院可以在规模更大时同样保证较高的效率,所以只要管理能跟上,规模大并不可怕。

当年华西医院在成为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单体医院时并没有受到同样的质疑,主要原因来自于华西医院把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同步跟上,以至于其综合水平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其次,分级诊疗开展的前提是基层医院临床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实不论是之前的大医院疯狂扩张、还是现在实施分级诊疗,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事实证明,大医院的扩张并没有对看病难、看病贵有很大帮助,反而导致了问题的加剧。而基层医院、小医院由于患者少,自身运营、设备提升和人才引进也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由此看来推行分级诊疗势在必行。

但如果基层医院没有在人、财、物和管理上得到实质帮助,临床技术水平又不能提升,患者还是会选择能治病的大医院。同时,大医院由于面对五花八门的患者,就无法专注于疑难病的诊疗和医学的科研。

所以,除了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外,分级诊疗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大医院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基层医院更好的发展。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把基层医院的人才队伍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

美国分级诊疗体系之所以能得到认可,主要是不论是家庭医生、个人诊所、还是小型医院,其医生都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并且各类医生都有着合理的收入。综合来说,改变我国不合理的医疗体制任重而道远。

声明

观点仅代表专家本人,不代表筑医台资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