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海南省西部地区尚无一家三级医院,存在较大的医疗服务缺口,而东方市作为省政府明确定位的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适合设立一家高品质的三级甲等医院,以辐射西部地区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

从医疗人才、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综合分析,东方市现有医院尚无一家医院具备在海南省乃至海南西南部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图1)东方市现有医疗资源匮乏,一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人才储备不足;二是医疗硬件建设落后,医疗设备设施不足,医疗用房相对较少;三是医疗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服务水平落后。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滞后,对于建设一个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机遇。


图1

项目策划与构思

东方医院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和海南省东方市政府合作,为支持国家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提升海南省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医疗保健中心,要体现“建筑设计古典高雅、功能布局科学合理、服务流程方便快捷、设施设备国际一流”。

营养舒适的疗养、康复环境和良好的医疗工作环境,成为服务范围广、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医疗服务中心,并形成与周边的热带自然景观和资源相结合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以疑难疾病、危急重症诊治为重点,融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同时承担东方市干部保健任务以及涉外医疗任务。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对场地周边条件的综合分析(图2) 提取了与设计相关的场地要素,并结合我国当前综合医院发展趋势的特点和绿色医院建筑设计要求,提出医院院区规划“四化” 的理念,即“医疗服务中心化、分步实施科学化、医疗环境人性化、空间形态地域化”,为具体的规划设计明确了概念和构思方向。

图2

医疗服务中心化——把门诊、急诊、病房、医技组织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整体,使医院管理高效, 流线简洁明晰。

分步实施科学化——对原有可利用的资源优化与整合,实现改扩建建设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做到建设期间不停诊、不减床。

医疗环境人性化——以人为本,服务医患。为病患创造方便、健康的医疗环境,为医务人员提供卫生、舒适的中作环境。

空间形象地域化——建筑形象与空间环境结合海南气候特点,凸显城市整体形象诉求。

规划布局

土地利用和医院群体布局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设计应注重明确开发容量和强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未开发土地的压力并着力增加绿化面积。东方医院用地较宽松并且场地内部高差较小,因此在土地利用的问题上没有太大的难度。

该建高层还是多层医院的问题,与医院的规模、用地、医学模式、管理效能密切相关。其实,一般的高层医院也仅仅高在住院楼,其所节省的基地面积也不多,所带来的功能和技术经济问题却不少。以人工照明和空调为主的医院,其运行费用比常规高出至少每年每平米26美元。

高层医院适应功能变化的能力受限,而且墙柱、管井等无用面积所占比例较高,多层医院其无用面积约占8.5% ,而高层医院的则为12%。

高层与多层医院对比发现,高层结构体系缺少加层的灵活性。多层医院管道井所占面积不到3%,高层医院管道井则为8%;多层医院设备占用面积为2.6%,高层医院则为9%。多层医院的能源消耗比高层低,但多层医院屋顶面积大,其水平管线及维护费用较高。

按规范,医院建筑超过24m就属于一类高层建筑,需要防烟楼梯,消防电梯等一系列消防设施,对超24m的高度限不多的8至11层建筑来说,及拥有高层建筑的各种消防设施,却没有高层医院的节地优势。

因此根据绿色医院的标准而采用了分散式布局。建筑单体依次围绕场地边界摆放,中间留出的位置用作核心景观节点,使得建筑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医院建筑的肌理因此呈现出自由,灵活的院落式风格(图3)。整体规划以医院街为交通连线,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康复楼沿着医院街依次排放。

图3

功能分区

东方医院主要包扩门急诊及住院区、培训实验区、康复中心区、传染区及后勤辅助区等五个功能分区(图4)。布局以中国传统院落式围绕场地边界展开。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和住院大楼于场地的核心区域,于东部方向直接面向城市主干道开口,方便患者到达。住院综合楼山墙面对着主干道布置,减少了噪音干扰。

图4

康复中心建筑群位于东北角靠近次要干道自成一区。行政办公楼和生活服务中心位于场地中央绿化区便于到达各个功能区。传染隔离区和污物处理区位于场地西南角且处于场地的下风向的区域,并设有单独的人行出人口。其他辅助功能建筑则位于场地的东南部,使得整个医院的功能联系更加密切合理。

交通流线

现代化的医院设计要求交通流线更加清晰明确,人车分流并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院区内应该尽量减少交通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实现无障碍通行。东方医院院区规模较大,为了尽可能减少机动车辆对院内的不良影响,入口附近的地方设置了地下车库出入口及较多的地面停车位并且提倡院区内使用电瓶车替代机动车,体现了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

根据城市交通和医院的功能布局及流线要求,院区面向周边城市主干道设置了四个主要出入口;东侧为整个医院的主要出入口,位置突出显要且易于寻找辨认,使患者方便到达门诊和住院等主要功能区;经由北侧主干道出入口可以快速进出疗养康复中心;南侧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了医生实验培训中心出入口和学员及医生宿舍出人口;西侧的城市道路上设置了后勤及污物出人口。出入口的数量与位置均衡恰当,既满足了整个院区的方便管理又能实现各个功能区的相对独立运营(图5)。

图5

环境景观

旅游医疗不仅仅只有医疗,医疗功能与热带旅游度假环境的良好结合才能使得患者愿意前来疗养。空间环境对处在其中的人有着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是发展旅游医疗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方面。

首先,在东方医院的设计中尽可能多的创造积极空间环境,尽量减少消极空间环境。消极的空间环境可以理解为这样几个特点:适当的开场空间、清晰安全的医患流线和洁污分流路线、根据不同区域功能设置明确的动静分区,舒适宜人的室外活动和交流空间。

其次,在医院内外空间创造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交流场所。这种空间一般是没有正式功能的非正式场所。在室内空间中,这种场所一般是公共空间中的交流及共享空间。在设计中积极利用建筑中的每一个共享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人们相遇并交流信息。而在室外空间中,则通过一些灰空间来营造交流场所。在本医院设计中,利用庭院和走廊等过度空间消除内外空间生硬的转化,成为患者交流,休闲的积极空间。

最后,在医院公共空间中引入自然元素。医院的中庭、院落、走廊的拐角处,及时人流交汇的地方,又是具有明显特征的空间节点。在这些空间内引入自然元素( 阳光、绿化、水等) 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也能使患者及医生放松心情。门急诊楼功能相对集中,其中中庭及公共通道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医技楼、住院楼、空腹楼自然围合成一个个庭院,在建筑中穿行,犹如走在传统古典园林的回廊内,步移景异,每个庭院有各有不同的内容(图6) 。

图6

人们可能会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街道名称,但是会记得在走廊的一侧有个开满鲜花,阳光普照的阳台。无论是交流空间还是自然元素都是为了丰富医院空间的视觉效果。通过丰富的空间视觉效果,消除患者因病痛产生的紧张及恐惧等消极情绪。

建筑单体设计

门急诊楼内外空间和造型

新建大型医院由于总体规模较大,需要分期建设、逐步投产,因此建筑配置不能过分集中。同时东方医院因承担涉外医疗任务,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担负着向外宾传输中国特色文化的任务,于是整体建筑风格采用园林式的布局和仿古的坡屋顶造型并且也借鉴了东南亚的建筑风格特点(图7)。

图7

门急诊及医技大楼地上共4层, 位于医院街的中心位置,呈东西向布置,使得主要立面正好面向交通干道。其内部空间以共享中庭为中心向两翼辐射,各门诊科室呈枝干状分布在交通主轴两侧。这种交通流线设计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医院的运转速度,虽短病人就诊时间。

科室采用双廊布置方式,诊室外廊为病患的等候区域;诊室后部的内廊是医务人员的专用通道,结合医生更衣、厕所、休息室、储藏室、会议室等空间。而病人候诊又分两次候诊。首先通过一次候诊廊形成分科候诊区域,将人员分散于各科一次候诊区内,再通过电子叫号系统,进入二次候诊区域。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科室病人相互传阅干扰,营造了一个开敞舒适、 安静卫生的环境, 以减少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一次候诊采用开放式空间,二次候诊设置在诊室的走廊内。门诊的分诊台安放在一二次候诊区的结合处,并且设有排队叫号系统及电子屏幕显示。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将自然元素和积极空间引入共享中庭和一次候诊区域。朝着共享中庭的外墙设有通高的玻璃幕墙,将阳光和中庭景观引入室内,使得门诊内的患者能够共享到中庭内的庭院景观。通透的空间环境有利于自然换气、自然采光、自然排烟等功能,有效减轻空调的负荷。同时室外清新的空气,及充足的绿色植被也有助于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在不同科室的候诊区,将室内的装饰布置也略有不同。

将环境融入建筑、结合庭院设置合理的公共区域可以缓解大型医院公共空间的单调、沉闷感、改善医院的内部环境和空气质量,降低了能耗并且有利于平复病人及家眷的消极情绪(图8)。

图8

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宜性运用

东方市的气候特点非常鲜明,利弊两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不利之处在于炎热、台风、暴雨、潮湿和腐蚀。另一方面,同时也有阴凉、海风、阳光、等有利条件,这对医院功能和环境有很大影响。

设计中为了创造高效、清洁、舒适且可持续的医疗诊治和疗养环境,除了利用内庭院和采光天井增加自然光接受范围、减少人工照明以外,工程依照被动优先原则,采用了不同方式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使建筑室内空间在减少阳光直射的同时获得充足和柔和的漫反射光线,将自然风贯穿整个建筑群体的空间,并能够在暴风雨台风时有效防护室内环境和设备。

通过因地制宜的总体布局、适应热带环境和特殊政策下的医疗旅游发展、合理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先进的智能机器设备及人文式、人性化的疗养环境和景观。东方医院从规划设计理念、施工过程控制、节能技术措施、环保材料选用等全方位、全过程体现了绿色医院建筑在特定环境下的实践,使得东方医院在医疗服务目标、旅游环境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了较好协调统一,成为了现代化的绿色旅游医疗医院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