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现有编制床位2000余张,日门诊量6000余人次。柱网为6600mm×4800mm,中间走廊为3400mm宽的柱距。医院门诊空间由交通中心连接若干向四周发展的门诊分科单元,每个单元采用廊道式的候诊空间并连接若干候诊组团。采用廊式候诊,即以走道拓宽两边设置候诊座椅,走道兼做交通使用。医院门诊入口大厅空间较小,主要作为门诊空间的交通疏散空间,扩建后增设了挂号收费大厅和候药大厅,各厅连续设置有个自独立,利于分流。门诊大厅仅有一部电梯解决门诊空间的垂直交通,在人流高峰期会产生人员滞留的情况,入口空间没有大厅上空,使得整个空间略显压抑,空间采光受到一定影响。
1、总体规划
厦门市中山医院总平面为一个梯形的地块,南边为城市干道,北边为湖,医院主要出入口均在湖滨南路上,共有四个出入口, 一号口为门诊部主入口,主要为人行入口,也有车行,但相对较少;二号口为门诊部及住院部车行入口;三号口为急诊部入口;四号口为生活服务部门出入口。
在入口进行人车分流,使得交通环境比较有序,整体交通流线也比较明确医院北。相对于第一医院前广场较为局促的情况,中山医院整体用地比较宽敞舒展。
中山医院采用分体式布局,门诊楼、急诊楼、住院楼分栋式布置,这样相对的人流干扰较小,但同时增加了交通流线的距离。
▽ 厦门市中山医院出入口
▽ 厦门中山医院总平面图
2、门诊就诊服务模式现状调研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总体上依旧为门诊集中挂号和取药的模式,局部科室如儿科等拥有独立的挂号和取药窗口。门诊大厅包含了集中的挂号、缴费、取药以及导诊咨询等功能空间。入口空间设置的LED电子显示屏可供就诊者了解门诊医疗工作的动态,利于医院门诊工作信息的透明化,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就诊人流高峰期依然存在。
经调研得知,厦门市中山医院正在进行门诊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这将为该医院门诊“一站式”就诊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3、门诊空间现状调研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楼共五层。门诊大厅位于一层,一至四层布置普通门诊、五层为体检科和干部门诊。门诊楼具体功能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图
(1)门诊大厅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部门诊大厅由三部分组成,即门诊入口大厅、挂号收费厅何候药大厅,主要功能有导诊咨询、挂号、收费、取化验单、取药。门诊两个大的入口,一个与室外医院一号门诊出入口相接,另一个与其他医疗功能楼相接,如医技楼、主演楼等,互相连通的大空间互相渗透,有效解决人流组织和功能布局的问题,入口大厅连接几个门诊区域。
(2)门诊各科室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总体布局为庭廊式,以门诊入口大厅为中心联系四个近端式的门诊区域,每个门诊区域自成一体, 形成彼此独立互相无干扰的诊疗专区。入口大厅组织门诊空间的水平和垂直交通,形成门诊核心区域,每个门诊区域尽端有疏散楼梯。此类平面布局紧凑,易于识别,采用廊式候诊,即以走道拓宽两边设置候诊座椅,走道兼做交通使用。从而导致等候空间采光通风较差,需要人工照明。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各科调研总结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大厅平面布局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大厅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的廊式候诊空间
(3)室外门诊流线
门诊楼临近城市主干道湖滨北路,从一号入口到达门诊大楼的距离很近。一般患者和陪护由正对着门诊大楼的一号出入口进入门诊大厅;也有一部分人流经二号大门直接进入门诊大楼西面的候药和挂号缴费大厅;有小部分人流进入三号大门经过询问或标识找到门诊大楼位置然后前往。
车流规划相对第一医院简洁,出租车或院外车辆由二号大门驶入由一号门驶出,急救中心和院内车辆由三号门驶入或停靠,或沿前方驶入地下停车场。人流和车流干扰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地面有箭头标识行驶方向和路缘石以及交通分隔带,所以整体流线较为清晰,人流和车流互不干扰。
由于中山医院采用分栋式的布置方式,而且输液室布置在急诊大楼内,所以对于患者及陪护产生了由门诊大楼和急诊大楼间穿梭的流线。这个流线需经过医技楼和磁共振室,标识不是特别明晰,故而线路有些波折。
▽ 厦门市中山医院室外主要门诊流线分析
(4)室内门诊流线
患者可通过2号入口处进入门诊楼的入口大厅,也可以通过侧端的入口进入门诊候药大厅和挂号收费大厅,然后通过入口大厅组织水平和垂直交通的人流, 首先,不同门诊科室的患者通过LED电子显示屏、自助搜索终端、认知地图以及导诊咨询等方式或者信息帮助。
对于初诊患者,当明确就诊科室时,可直接持卡到相应科室楼层挂号缴费候诊或者在一楼挂号大厅挂号缴费后到相应科室候诊;当患者不明病因不明就诊科室,可咨询导诊后在挂号大厅挂号缴费后去相应科室候诊。
对于持患者或者复诊者则可以直接到相应门诊科室所在楼层挂号缴费后等候就诊。门诊医生初诊的诊疗结果有一下几种情况:
①诊后直接治疗后划价出院,患者接受门诊医生出诊后直接在门诊接受治疗后划价结账出院;
②诊后需要到药房取药治疗的,患者直接根据医生嘱咐,到门诊大厅划价取药后接受治疗,最后结账出院;
③诊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根据医嘱到医技相关科室接受相关检查,然后再次到门诊医生处根据检查结果接受复诊,最后结账出院;
④特殊情况需留院观察或者办理住院。门诊各楼层均有配备独立的自主预约挂号、自助充值、自助打印报告、发票等信息化一站式服务设备。缩短了门诊流线,为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
▽ 厦门市中山医院门诊流主要线分析
4、现状总结
通过调研,得出如下结论:
1)该综合医院门诊空间沿袭了传统就诊模式下以各诊疗专业来划分门诊的分科诊疗模式,综合医院通过开设多个门诊专科科室为就诊者提供专业化的诊疗服务,如外科、内科、儿科、中医科、妇产科、头颅科等;
2)各科门诊科室独立管理经营,进行开业问诊,并根据其各自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功能空间的设置;
3)高峰期以及门诊量大的医院出现严重的“三长一短”现象,且这一现象很难缓和。对于诸如内科、外科等一些门诊量大的科室其问题尤为突出。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实例讲明日本的CCRC为什么叫好? |
现代医疗观念下的门急诊楼设计——北京朝阳医院门急诊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