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及共享。积极推进优质资源整合,鼓励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二级医院),县级医院(二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整合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及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推进同级医院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结果互认;探索设置区域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及消毒供应等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同时,全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科室、诊疗、门诊挂号等基础数据库,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到2016年实现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到2017年实现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方案,贵州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专科建设,重点做好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急诊急救、重症医学、传染病、康复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含新生儿)、骨伤、中医等专科建设。到2020年,每个县级医院建设重症医学科、急诊急救体系和5个以上重点专科,培育提升5个以上薄弱学科,县域内外转率排名前5至10位的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方案还提出,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城乡对口支援和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等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儿科、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等医疗服务能力。到2016年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到2017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政府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或中医科、中医部),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分别达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超过30%。

此外,方案明确,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建立人才招录“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助理医师培训、骨干医师培训。到2017年,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至少拥有2名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师。到2020年,力争按核定编制和岗位配齐卫生技术人员,45周岁以下执业医师10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