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具有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等功能的建筑空间类型,它同一般的医院建筑在功能上有较大区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可以根据规划要求放在二~三级医院内作为该医院的延办机构,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建筑空间而存在。本文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的建筑空间中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空间组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空间大致由二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全科诊断室、抢救室、医技科室等基本医疗服务空间,另一个是预防保健室、儿童妇女保健室、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空间,其中基本医疗服务空间是属于非清洁区, 而公共卫生服务空间是属于清洁区,设计时应注意分开( 见附图1)。
图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意方案一 ( 一层 )1007. 7㎡
一、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空间组成:由临床用房空间和医技用房空间
1、临床用房空间
①诊疗空间
它包括全科诊室和中医诊室,每间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9. 0㎡,是基本医疗的主体空间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病人在这里完成一般检查诊断环节,该科室宜置于底层, 这样可避免病人在中心交叉窜行,要争取良好的朝向,组织好采光与通风,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6m,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m,内设办公桌、检查床、洗手盆、办公椅、污物桶、挂帘等家俱物品。
②治疗室( 或处置室) 空间
一般有注射、穿刺、引流、灌肠、导尿等项目,内设有洗手盆、污物桶、处置台、注射凳、注射床、办公椅、挂帘等家俱物品,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0m,室内净面积不低于 8. 0㎡。
③观察室空间
用以容纳一时不能确诊的病人,有传染病嫌疑的病人,重危不宜移动的病人,以及暂时不能回家的病人,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6.0m×6.0m,空间净高不应低于2.8m,室内净面积不应低于36.0㎡,内可分过渡区、配液区和观察区,家俱设备可为病床、床头柜、躺椅、沙发、氧气瓶、抢救车以及操作台和治疗台等。
④康复室空间
它不以药物或外科手术对病人进行治疗,而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热、声等来防治疾病,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疗效也好,位置从避免交叉感染角度考虑,应布置在尽端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外部通道干扰,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8m,建议开间尺寸为8.1m×5.7m,室内净面积不低于40. 0㎡,内设治疗床、床头柜、自行车、平行杆、训练椅、牵引架,以及其他家俱设备等。
⑤抢救室空间
应有相对区域,设置布局合理,急救设施齐备,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急诊伤、病员急诊监护治疗,尤其对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故设计位置应靠近入口,室内可直接向门厅,它的面积往往要比一般诊室面积略大,以便担架, 病车直接进入,可有一个回施余地,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3m×3.9m,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12㎡,内设有综合治疗带、心电仪、吸氧机、抢救推车、洗胃机、氧气瓶、药品柜等家俱设备。
2、医技用房空间
①检验空间
主要任务是协助临床科室,迅速地进行化学诊断工作,常规化验一般包括血液常规及大小便的化验等,工作量较大,应安排靠近急诊,大厅入口处,但又希望有一定安静环境。检验科最好朝北,室内光线要求均匀, 因沿窗可布置化验台和工作台,设备一般有显微镜、保温箱、药品柜、水池、收发取药台等,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8m或根据需要而定,净面积不应低于17. 0㎡,建议开间和进深为3.9m×4.5m。
②X光
检查空间,它是为患者诊断最为常规的设备诊断空间,一般安置透视用的30mAX光机和一架供摄片用的200mAX光机,它以设在底层为主,但应注意底层的防潮问题,其空间组成一般有登记、存片、透视、拍片、暗室等房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8m或根据需要而定,建议该区域面积为5. 1m×15.3m。
③药房空间
药房空间是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病人交来全科医生处方,在此进行药品调配,然后发药给病人,该空间要求有良好的通风,光线均匀,避免直射阳光,以便保存怕光的药品。室内的地面 , 墙面要用容易洗刷并能防酸防油的材料,最好采用油漆墙裙,水磨石面地面,便于清洁卫生。主要家具有调剂台、发药柜台、药橱,设备可配电脑和冰箱等,工作人员的座位最好用旋转升降的圆凳,便于工作时调节高低,房间净高度不低于2. 8m或根据需要确定,净面积不应少于16. 0㎡,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4. 2m×3. 9m。
④B超和心电图空间
它是现代医疗诊断设备的常规“武器 ”,且属于无创设备深受患者的欢迎。房间内家俱设备有:检查床、心电仪、B超仪、洗手盆、挂帘、办公椅 、房间净高不低于2. 8m,净面积不低于10. 0㎡,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 0m×3. 6m。
二、公共卫生服务空间:主要是用于预防保健用房
1、预防接种室空间
主要是根据当地疾控中心规定的人群免疫程序,组织实施各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建立健全预防接种卡,作好记录,不断提高接种率和全面免疫合格率,内设备家俱有( 按三个区配备 ):
①接待室:洗手室、文件柜、诊桌、办公椅、沙发、开间进深尺寸为3. 0m×4. 5m;
②接种室:洗手室、电冰箱、接种箱、接种台、办公椅、开间进深尺寸为3. 0m×4. 5m;
③观察室:观察床、观察椅、整理台、开间进深尺寸也为3. 0m×4. 5m。整个预防接种室的室内净面积不少于40. 0㎡。
2、儿童保健室空间
它主要承担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托儿所业务指导及做好计划免疫 , 室内设有身高体重仪、检查床、文件柜、洗手盆、诊桌及办公椅设备家俱 , 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 2.7m×3. 6m, 净面积不应低于9. 0㎡。
3、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空间
主要任务是:
①普及新法接生 , 推广科学接生 , 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 , 实行围产期保健;
②积极防治常见病、多发病 、并分析发病因素;
③做好妇女青春期、婚姻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保健,室内设有文件柜、妇科检查床、一般检查床、挂帘、诊桌、办公椅、洗手盆、操作台、身高体重仪,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4. 5m×3. 6m, 净面积不应小于16m㎡。
4、健康教育室空间
有计划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室内一般设有讲台 , 电教椅、黑板、电脑台、电视桌等设备家俱。净高根据实际需要,开间进深建议为4. 8m×6. 6m,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30.0㎡。
5、健康信息管理室空间
健康信息管理空间主要是建立所辖区的住户健康档案,并用电脑收集,内设有文件柜、办公桌、办公椅、电脑等设备家俱 , 室内净面积不宜低于6.0㎡,建议开间进深尺寸为3.0m×2.1m。
三、其他空间
除了主要空间其它空间还有不少可以参照医院建筑相关规定,但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候诊区,它宜采用集中候诊,利用走廊单边候诊走廊净宽应不小于2.4m,两侧候诊净宽不小于2.7m,无候诊的走廊净宽应不小于2.1m。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流线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上是按附图2所示的功能流程来组织的。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类型、规模、所包容的功能不同,也各不相同,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较大,也可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分层建设;如都在一层可与综合信息管理和收费处放在一起设在中间,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各走其门厅进入,这样可避免健康者与患者的交叉感染,达到理想的流程 。
图2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流程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设备
1、诊疗设备
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出诊箱、治疗推车 、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简易手术设备、可调式输液椅、手推式抢救车及抢救设备等。
2、辅助检查设备
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压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 ( x 光机 )。
3、预防保健设备
妇科检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身长( 高 ) 和体重测查设备、听 ( 视 ) 力测查工具、电冰箱等。
4、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
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与费用结算有关设备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室内装修设计
1、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不污染环境。踢脚板、墙裙应与墙面平。
2、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3、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计划免疫室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
4、化验室化验台台面,通风柜台面,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 。
5、药房的配方室、贮药室、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鼠等措施 。
6、配餐、消毒、卫生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 。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也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已开展几年,去年本人有幸主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工作,走访调研了不少单位,发现社区卫生服务这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与相关标准差距较大,除了卫生服务覆盖率低,公益性机制尚未建立;在群众中公信度低,双向转诊尚未建立外,业务用房问题也很大:
①没有自己的产权,很多建筑都是租赁一般房屋来使用;
②建筑空间安排不规范,对原有卫生院改建或新建没有相关规矩,造成中心的使用功能不全 ,交叉感染机会增多,采光、通风不畅影响了人们对中心的信任度,国家目前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建设的规范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写在最后:
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及参考相关文件、规范,提出自己的意见,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间设计,主要应注意基本医疗空间和公共卫生空间等建筑设计谈谈自己一些体会,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迪。未来的医疗卫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高技术、高情感不断注入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机能的演变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再认识,努力探索出医疗卫生设计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