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55所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在国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频繁,宿州眼球感染事件、西安交大附属医院新生儿事件、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可见,感染控制对医院来讲“异常重要”!医院旦一发生感染会给病人增加痛苦,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床位周转使用,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个人及国家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等等。

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有:消毒供应中心、内镜清洗消毒中心、病区清洗消毒间、床单位清洗消毒中心等,本文将对医院的核心感控部门的建设以及管理方法做详细阐述。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可以说是医院感控的“心脏”,是医院保障体系的重要部门之一,需要保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规划合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可以为医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规划合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可以持续稳定高效地为医院提供安全保障。规划合理的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符合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适当的面积与位置位置,这样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节能并具备可发展性;

经济性;

对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符合规范及使用需求

(1)符合规范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1-2009)

(2)满足使用需求

工作量: 床位数、手术量、门诊量

管理方式: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操作

班次安排:日夜排班

适当的面积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面积应符合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并兼顾为阿里发展规划的需要。常用公式:面积=床位数*系数(0.7-0.9)。

面积应根据医院工作量设定,工作量与医院的性质有关系:

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的区别;

不同专科医院的区别;

单台设备处理量增大降低对空间需求 ;

工作效率的提高 。

面积以满足工作量和发展空间为前提,尽量提升空间利用率!

恰当的位置

最佳位置:与手术室同一位置的楼下一层;

次位置: 与手术室同一位置上一层(设备层)之外的其余楼层(越近越好);

最差位置:设备层(层高低、排水无法穿越楼层)。

(1)最佳区域应具备的条件

靠近大楼的主要交通电梯;

合适的层高;

楼板承重:提前考虑;

区域内大楼的公共设施少;

靠近外围:采光方便。

(2)区域性CSSD

如果因特殊情况,医院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或其他因素无法建设改造,那么此时就应该考虑区域性CSSD,区域性CSSD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独立于医院之外;

社会资金投入;

对外提供消毒灭菌服务;

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有这种模式卡参考,建成城市有:上海、天津、苏州、重庆、贵阳……

内镜清洗中心

符合规范以及使用要求

新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试行稿)规定内镜中心(室)基本布局:

建筑面积应与内镜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配件与敷料库等;

清洗消毒室应独立设置,面积应与清洗消毒工作量相适应;

应遵循工作流程分为清洗区、消毒区、干燥区等;

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槽宜分开设置和使用。

内镜中心平面图

设计重点

(1)各系统内镜诊疗中心统一集中;

(2)内镜洗消中心统一综合考虑;

(3)清洗方式以机器清洗为主,手工清洗为辅,通过机器清洗取代手工清洗槽占用大量空间和人力的方式,可以提高清洗消毒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空间,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病区清洗消毒间

病区是患者长期驻足的核心区域,此区域的清洗消毒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至关重要。手、患者用具、病房物品等以往常被忽视的器物,在医院感染及其播散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欧洲诸国如瑞典、德国等的医疗保健机构,在大量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均要求各临床科室建立与本部门需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间,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硬件建设的一个常规项目。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2012年《医疗机构结构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对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要求。

新感染控制领域

病区清洗消毒间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ICU等重症监护、病房楼每层楼端的清洗间等。 一个合理的病区清洗消毒间应划分为:污染区和洁净区。一个合理的病区清洗消毒间应该具备以下设备:

洗手池;

废弃物倾倒槽;

垃圾分类槽;

全自动冲洗消毒器;

工作台;

壁挂式存放架。

该区域需要提前准备的设计

位置提前设定:病区、ICU等的位置;

排水温度约80℃,需要注意排水管的耐温性;

用电需求;

用水需求:根据需要安装软化水设备,制造软化水。

床单元洗消中心

床单元是患者住院期间最基本的治疗、生活空间,如病床、病服、床单、被罩、床垫、被、褥以及枕芯、枕套都被称为床单位。

床单元通常是长期反复使用,这些物品直接与患者接触而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医疗用品之一, 容易滋生细菌,成为细菌的载体,成为感染传播的媒介,常常:

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是引发感染因素之一;

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一般仅对污染的床单、被套和枕套等进行更换、清洗消毒;使床单位成为细菌的载体,感染传播的媒介;

从未对床垫等用品进行规范消毒,从而造成床垫污染严重。

有效的消毒处理可以为患者创造安全的康复环境,降低感染事故的发生;为医务工作者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各种消毒方法的比较

最有效的床单元消毒方式

实践证明,床单元最有效的消毒方式是:喷淋式清洗+湿热消毒的方式。

(1)操作过程

床架在全自动大型清洗消毒器中进行彻底的清洗和90℃热力消毒,实现A0值3000的消毒水平;

床垫、被芯和枕芯放置在预真空床垫消毒器中,经105 ℃压力蒸汽消毒。

(2)优势

高效:可杀灭全部的致病菌和99.92%的微生物;

安全:整个消毒过程仅使用水和蒸汽作为消毒介质,且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周转快:处理后床和床上用品可直接投入使用,确保病人使用过的床得到 “一人一用一消毒”;

用户满意度高:无任何刺激性气味残留,处理后的床垫、被褥松软、柔顺,舒适度大幅度提升。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演讲嘉宾:王加强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