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中医医院中的"老字号",也是一所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新建的中医医院是一所功能齐全、青砖汉瓦、园林风格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中医院。

1、基地和医院规划 

设计采取中轴对称、轴线串联的布局形式。以主要交通廊道作为轴,将各类医疗空间分成组团像鱼骨状依次串联在轴线两侧,围合出若干院落。建筑各部分的进深不大,便于自然采光和通风。因此也成为现代康复疗养医院、中医医院、生态绿色医院经常采用的布局形式。 

▽ 西安市中医医院新址基地及周边现状 

▽ 西安市中医医院新址总体布局 

▽ 西安市中医医院新址总体效果图 

2、药学用房设计思路与原则 

在新院区设计中,门诊综合楼分设门诊调剂、急诊调剂、儿科调剂、住院调剂,因感染科门诊住院楼独立设置,故在感染楼分设感染门诊调剂和住院调剂。

制剂楼独立设置,并通过负一层的通道与综合楼药库、住院调剂联系。其中药品原料库、成药库、阴凉库等一级药库设于综合楼负一层住院与门诊交接部位,通过两部药品专用电梯分别与门诊调剂、住院调剂和药剂中心相联系。

制剂楼建筑面积约4400㎡,主要包括管理办公区、生产区和药检,管理办公区设于首层,并单独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生产区主要设药材提取车间、醇沉粉碎生产区、糖浆合剂生产线、口服液生产线、胶囊片剂生产线、混合颗粒生产线、蜜丸水丸生产线、外用药生产区、一步制粒及相关包装、暂存用房。制水室药检室及相关用房设于顶层。 

▽ 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品流线规划

 

为了提供一个完善的药品流通环境,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的设计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 

1)位置合理,调剂设于出入口大厅附近,制剂自成一区又靠近综合楼,缩短药品运送路线;

2)建立大宗药品专用通道,减少运送过程中的污染; 

3)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 

4)调剂部分尽量缩短患者路线; 

5)制剂部分严格划分不同的环境控制区域,建立安全屏障;

3、主要空间平面布置

门诊调剂 

门诊调剂结合院区布置设在门诊大厅附近,调剂窗口面向医疗主街,并设有候药厅。调剂后部为相对独立的药师工作区。门诊调剂不设二级库,通过药品专用电梯与中心库房联系,并在调剂室后部设有对外出入口。

 

住院调剂和静脉输液调配中心 

调配中心建设遵循GMP标准,约220㎡,在环境控制上分为生活区、辅助工作区、洁净区,各区域分别达到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标准。洁净区包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辅助工作区包括药品暂存库、成品核查、发放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为了满足环境控制要求,在住院药房北侧设置有独立的净化空调机房。建筑层高为4.5m,可以设置技术夹层以保证各种管线的铺设和检修。PIVAS中心平面和流线规划如图所示: 

制剂室

制剂室独立设置,位于用地西北角,建筑面积约3300㎡,其中一层约970㎡、二层870㎡、三层四层730㎡。考虑到制剂的生产流程和不同用房的物流量,秉着“前期工艺在下、后期工艺在”,“物流量大的用房在下,物流量小的用房在上”的原则,制剂楼一层设置中药制剂的前处理用房和进出物流量较大的用房,二层、三层为制剂生产线,四层部分为制剂生产用房、部分为试验、药检和制水间,负一层则主要是库房和设备用房。

▽ 煎药室

制剂楼一层大厅处设换鞋区,进入人员需经过换鞋才能通过楼梯进入其他楼层,以保证环境控制。各楼层均靠近楼梯设置卫生通过区进入生产区。不同洁净度控制区之间设缓冲间,满足环境控制要求。流线及环境控制如下:


制剂楼地上部分设计层高4.5米,吊顶距离结构顶面1500,梁高750,梁底750为设备管线铺设空间。地下部分因为设置换热制冷机房等大型设备,层高设置为5400。考虑到地下用房的通风问题,在需要的部位设置高窗,通过部分下挖通风井改善地下室通风采光条件。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解读南京示范福利院建筑设计
案例丨日本横滨太阳城养老社区
一个案例讲明白什么是弹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