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国医药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京津冀三省(直辖市),将联手启动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 

今天,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共同签署《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三地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

协议明确提出,此次联合采购的核心是“量价挂钩,与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直接谈判”。

这意味着,京、津、冀三地,结合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医用耗材需求,要与包括心脏药物支架、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医用耗材的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价格谈判,最大限度挤压过去多级、多地代理商介入省级招标造成的“价格水分”。

联合采购从这六大类产品开始

按照《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内,三地将完成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一期开发建设,启动集中采购工作。未来,10大类40多万种医用耗材有望通过这一平台完成集中采购。

第一批选定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六大类医用耗材,分别采用竞价、议价等不同的集中采购方式,分批分类开展集中采购工作,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产品成交价格,采购结果在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共同执行,并且实现采购目录中的全部品种网上采购。

“量价挂钩”可为患者减轻就医负担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将坚持网上集中采购方向,遵循价格联动、公开透明原则,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综合监管等措施,“统一搭建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统一组建医用耗材评审专家库、统一遴选医用耗材采购目录、统一规范医用耗材资质审核标准、统一形成医用耗材价格体系,最后集中组织评审”,实现“一个平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

“结合京津冀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用耗材使用总量可以推断,京津冀启动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对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降低京津冀地区的医疗服务成本,进而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介绍。

据了解,该平台一期建设将于2017年1月完成。下一步,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还将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加强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和供应;不断总结采购经验,探索其他类别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

同步,今年6月成立的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小组也将继续开展工作,积极协调各地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助力,密切配合,强化对采购主体和采购全过程的综合监管。

权威访谈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

Q:为什么要开展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

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在疾病联合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共担、居民健康福利共享、鼓励医疗融合的协作基础上,决定联合开展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工作,希望通过鼓励公立医院作为采购主体,跨区域联合“带量谈判”,真正遵循市场供需协商竞争原则,实实在在的降低医用耗材价格。

Q: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和评估工作?

目前,医院间药品联合采购模式已经在各省启动,医院联合打包报量,按照“以量换价,量价挂钩”模式采购药品,进一步降低药价。

京津冀三地拥有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和不菲的医用耗材用量,这为开展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提供了先天条件,将能够很好地促成与企业间进行“量价挂钩”谈判,从而进一步降低医用耗材价格,直接惠及三地患者。

Q:联合采购的品种和价格信息,如何实现共享?

今年6月,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小组组建后,已研究制定了联合采购规划,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目前,京津冀药品信息数据库已建成,完成了三地药品编码的比对,实现了定期交换药品资质信息及药品价格信息的共享机制。

最近两个月,工作小组又研究制定了《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决定在京津冀三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范围内开展联合采购,仿照药品模式,统一形成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建立京津冀医用耗材信息共享数据库。

Q:联合采购价格会应用于哪些医院?

经三地研究,第一批选定了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等六大类医用耗材,将分别采用竞价、议价或阳光采购等不同的集中采购方式,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产品成交价格,采购结果在京津冀三地二、三级公立医院共同执行,并且实现采购目录中的全部品种均进行网上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