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三届产科与促进自然分娩(南方)高峰论坛暨第一届母胎医学(南方)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这一天也刚好是牛建民教授到深圳市妇幼保健医院报到的第20天,他以产科学科带头人的身份被引入深圳。

来深圳之前,牛建民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30多年,在围产医学、母胎医学、产科急危重症救治、高危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是我国产科领域的一名知名专家。

从广东省最大的妇幼保健院来到深圳,很多人觉得牛建民的选择不可思议。但他的到来,将为市妇幼保健医院的产科以及全市孕产妇健康事业开创新的局面。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与北上广这三个历史沉淀深厚的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医疗资源处于明显劣势。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深圳没有优秀的医学院校,而优秀的医疗人才基本上都是聚集在知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而随着深圳医疗硬件设施的加速建设,医疗人才等软性资源的短缺就更加凸显。“十二五”末,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医生5334人,护士7149人。而到2020年,深圳还需新增卫生人员15530人,其中,需新增医生4659人,护士6522人。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些年,在高企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自身的培训教学基地又先天不足等条件下,深圳依靠提高工资待遇、自主招聘、规范化培训等手段,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筑巢引凤,从国内外招揽优秀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人才梯队,不断填补医学人才的缺口,打造人才高地。

A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来了

人才“瓶颈”,一向是制约医院发展的难题,也是多数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2015年下半年,由于老主任退休,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学科带头人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并每年承担着全市十分之一左右的分娩量,学科带头人的缺失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姚吉龙很着急。

一方面,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深圳高龄、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多,而这部分人群的生育风险也随之增加,深圳孕产妇死亡率从2015年的6.18/10万上升至2016年的8.97/10万,虽深圳孕产妇死亡率依然属于在低位波动状态,但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而市妇幼保健院担负全市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救治重任,要加快提升孕产妇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深圳要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的医疗中心,产科技术和科研能力也要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急需要一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产科专家来带领整个学科发展。”姚吉龙说。于是,他积极在国内寻找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而一直跟他在妇产科专业上有交流的牛建民教授成为首选。

“去年12月底第一次向我发出邀请后,我并没有想到要来深圳。”牛建民坦言告诉记者,为了能请动他,姚吉龙上门10多次,甚至给他的家人做思想工作。终于,他被姚吉龙的诚意和事业心所打动,“每一次我们都是在谈学科建设、谈医院的整体发展、谈深圳市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在一次又一次的聊天中,我们的观念和想法非常契合,慢慢就走到了一起。”牛建民笑着说。

今年已经54岁的牛建民表示,选择来深圳有几个原因,除了看中妇幼保健院未来产科发展的潜力外,还有深圳在新一轮医改中对医护人员的重视。此外,看中的是深圳实施的精准医学战略,能让他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很多人认为深圳的医学学术氛围要比北上广差,不利于医生的成长,专家也多不愿意来深圳,事实上,只要你找准双方的契合点,深圳也有很好的医疗和学术环境,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牛建民说。

在他看来,当今医学发展到了一个重新洗牌关键点,从临床医学到询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每一个阶段需要新的思维和理念,而且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如果深圳能真正找对方向,在医学上也可以赶上北上广,实现弯道超车。”牛建民说,而深圳正在大力提倡精准医学战略,这正是很感兴趣的。刚入职担任深圳市妇幼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他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尽快建立起深圳市母子健康队列,开展母胎的精准医学研究,打造深圳产科精准医学高地,提升全市母婴健康水平和重大慢病防治能力。

B为引进人才开“绿灯”

与北上广这三个历史沉淀深厚的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医疗资源一直处于明显劣势。近年来,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实施临床实用型人才引进计划,推动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重点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医务人员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全力赴外开展儿科、麻醉、精神卫生等紧缺性人才招录工作。

2015年12月,原西京医院骨科副主任桑宏勋从西安来到深圳,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在原来的工作单位,桑宏勋有编制,工作稳定,但是他最终放弃编制来到深圳工作。“我是冲着干事业来的,虽然没了编制,在心理上没了归属感,但对于真正想干事业的人来说,不会考虑几年后合同到期的问题,反而会甩开膀子专心干事业。”桑宏勋说。

来到深圳一年,他推动3D打印、VR、导航技术等科技热点技术广泛应用到深圳骨科手术中,提升骨科精准治疗水平。在桑宏勋的努力下,“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数字骨科技术培训中心”“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工作委员会”等落地深圳,为深圳市骨科临床及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带来契机。

同时,深圳也“加码”人才引进的力度,甚至为引进紧缺的医疗人才开“绿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制定实施激励政策,提高儿科、精神科等紧缺医疗人才的薪酬待遇。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工资待遇可由用人单位与其本人协议确定。并完善才保障政策,为实用型、紧缺类医疗卫生人才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将进一步放宽符合深圳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医疗卫生专家引进的年龄限制。

由于原来医院不放,在引进牛建民教授的时候也遇到阻力。但是,为了能尽快引进他,市医管中心与市人社局为他开通的“绿色通道”,今年9月初,单独为他一个人启动了"深圳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答辩会",组织全市公立医院妇产科专家对其进行审核,经过答辩,牛建民很快就通过了"实用型临床医学一类人才"的认定,顺利被引入到深圳。而由于其年纪超过人才引进的标准,深圳还放宽了对他引进的年龄限制。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实用型、紧缺型人才出现在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精英行列中,人才总体素质持续提升。据统计,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市属公立医院已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61个。截至2015年,市属医院有107人获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地方级领军人才32人,地方级后备人才4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9名。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C与境内外名院校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打造医疗人才高地,深圳不仅通过“引进来”提高增量,还靠“走出去”提升存量,提高现有人才的质量。

目前,深圳市各公立医院逐渐羽翼丰满,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未来医院人才梯队的建设。北大深圳医院人事科科长高玉霞告诉记者,该院通过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后备业务骨干、未来学科带头人,培养青年骨干医生等多种方式建立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首先在人才招聘上,医院一直严格执行北京大学的标准,对每名住院医师进行为期5年的规范化培训,通过这种方培养、选拔优秀人才。

对于优秀医疗人才,医院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医生的培训都是按照北医体系和标准,所有科室主任和护士长都要去北京大学进行培训。”高玉霞说。据悉,目前医院攻读北医硕士博士的有143人,医院具有北医教育背景的员工占31%,其中在读培养的占在职医师的20%。此外,医院每年还拿出经费送中青年医生去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外医院培训,近两年来已经输送三四十名中青年骨干到国外进修。从去年开始,医院还每年选拔20个护理人才到美国培训。通过“走出去”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资源管理部部长洪智明介绍,近年来,医管中心在对公立医院管理人才、医疗人才等培训方面加大力度。比如在管理人才方面,强化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组织开展“院长学习日”活动,细分训练科目,设置财务、基建、人事、行政、党务、医务、护理等培训模块,培养一批思路开阔、知识丰富、管理卓越的公立医院院长。至2020年,市属公立医院管理岗位人员职业化培训率要达到100%。

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引进“三名工程”,引进国内外名院校合作办医,打造本土医疗人才培养基地。还与美国迈哈密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合作,打造海外医疗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市医管中心的“十三五”计划,到2020年,市属公立医院要力争建成10家在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院,重点打造18个医学创新平台,市属医院高水平医学专家达到100人、优秀青年医学专家达到300人。

“医管中心将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培训平台,建立四个人才库,并从政策设计上强化对人才的考核。”洪智明说。同时,市医管中心还规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至少按照“绩效工资总量的5%”的标准,统筹用于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奖励和引进,逐步达到绩效工资总量的10%左右。

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带动了医疗业务快速增长。今年1—9月,市属医院共完成门急诊总量1275.03万人次、出院33.06万人次,分别占全市公立医院总量的24.2%、39.4%,同比增幅分别为9.6%、10.8%;病床使用率为95.3%。同时,市属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控制较好。今年1月至9月,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337.13元、每住院人次费用12972.51元,同比增幅均低于全市医院平均水平,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占比)为30.7%,低于上年同期的32.1%。

从顶层设计出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住房有优惠

近年来,随着深圳房价、物价高涨,住房问题已经成为深圳医疗人才引进难的一大重要客观因素。为了招来更多优秀医疗人才,深圳在顶层设计上对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从住房、待遇等方面开出丰厚条件,吸引医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毕业生来深圳。

针对医疗界诟病的“唯职称”“唯论文”评价体系,深圳实施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制度,从以往注重科研、论文、职称、学历,转向以临床操作/手术的数量、质量和难度,科研、教学和学习能力,专业影响力,医患沟通,继续教育等临床技能标准,作为人才引进、岗位聘任和薪酬分配的基础要素。

在岗位聘用上,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可按照选聘方式聘用,医院根据其专业技术资格优先聘用到相应岗位。若无空缺岗位的,经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同意,可超岗聘用。待遇保障上,医院根据拟聘人才实际,在制订绩效工资收入分配标准时适当倾斜。同时,深圳还要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按照“绩效工资总量的5%”的标准,统筹用于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奖励和引进,逐步达到绩效工资总量的10%左右。

为破除市外人才对深圳高房价的担忧,深圳正不断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十三五”期间,深圳新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将不少于30万套。2017年,计划开工及筹集项目83个,共计5.98万套。深圳还向新引进人才提供租房和生活补贴。向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发放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其中,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未来5年市区两级筹集提供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房,提供给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来深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租住,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补贴。

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选择免租住房的,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本市户籍,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1万元的租房补贴,或选择免租入住最长3年、面积最大150平方米住房。

I类和II类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分别参照深圳市地方级、后备级领军人才的人才安居住房面积标准,享受人才住房优惠政策。即对在深圳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享受过人才住房优惠政策的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可分别按100平方米、80平方米的面积标准,由市医管中心组织医院向市住房建设局申请定向配租公租房,租金按照人才公租房租金收取。符合安居型商品房购房条件的,可由个人按规定另行申请购买安居型商品房。

同时,深圳还加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配租配售力度。人才申请轮候公共租赁住房,不受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限制。支持用人单位通过提供购房房贷贴息、房租补贴等形式解决人才住房困难。

市属公立医院“十三五”规划

现状:深圳市医疗卫生高地和国际化医疗中心的建设,作为全市医疗领头羊的市属公立医院无疑是主力军。据统计,2015年年末,市属公立医院实际开放床位9998张,市属公立医院拥有卫生人员18024人,其中执业医生5334人,约占卫生人员总数的30%,护士7149人。

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还将规划新建一批医院,现有医院也将开展改扩建项目。新建医院包括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平湖医院、吉华医院、大鹏医院、健宁医院、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口腔医院、第二口腔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西部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现有市属医院也将启动改扩建项目。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新增床位9135张,总共达到19133张。同时,全市还需新增卫生人员15530人,卫生人员总数达到33554人。其中,需新增医生4659人,医生总数达到9993人;需新增护士6522人,总数达到13671人。新增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72台。

同时,通过大力实施“三名工程”,深圳还将引进和培育品牌医院,实现医疗水平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力争建成10家在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院;建成50个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具备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潜质的品牌学科;重点打造18个医学创新平台;市属医院高水平医学专家达到100人、优秀青年医学专家达到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