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环境应该包括满足基地功能展开所需要的一切设施,一般包括基地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基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水、土地、气候、植物以及地形地貌等;人工环境是指已有的空间环境,包括养老院基地周围的街道、保留建筑、能源供给红线退让、行为限制等;社会环境是指历史环境、文化环境及社区环境等。

基地选择与设计 

基地选择应遵循尊重上层规划、满足经济政策、融合自然生态、环境卫生安全和良好的通达性等原则。

▽ 老年人倾向的养老院选址比例分布

 

从上图可得,较大比例的被调查者在选择养老院时,愿意去交通方便的近郊,而小部分的被调查者偏好环境安静优雅的远郊。在养老院基地的选择与中,邻近地区的条件会对养老院基地发展方案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各方面都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没有条件在养老院内部创造健全服务设施的养老院来说,基地附近成熟的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于创造使老年人方面满意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自理能力稍差的老年人或体质很差就医频繁的老人。在基地选择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合理有效地利用邻近地区的服务设施,特别是方便程度及可达性的考虑。 

基地规划与设计 

基地是养老院建设活动的基础,基地规划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

首先最基本的是,场地的总体布局,如出入口位置、交通线路走向、建筑物的体型、空间组合绿化布置等,以及有关建筑间距、用地和环境控制指标等,都应该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其次,基地规划布置应按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相互之间的功能关系、性质特点进行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建筑布置紧凑、交通流线清晰,并避免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干扰,满足适用功能要求,符合老年人的行为规律。为老年人享受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舒适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

第三,基地规划设计时应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减少其相互干扰与交通折返。内部交通组织应与周围道路交通状况相适应。最后,基地设计不仅是对养老院内部环境空间塑造在起重要作用,对整个城市的面貌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把养老院基地规划提升到城市层面去考虑和组织,从营造丰富的环境的角度去考虑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院基地空间的不同要求。 

正如以上所述,养老院是为老年人开发的项目,应结合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进行基地规划建设。除了满足普通住区基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以外,还应针对老年群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被动利用环境设计 

被动利用环境是指从室内和半室外观看室外的景物。健康程度、有限的精力和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在使用室外环境时,受季节的影响比年轻人大很多,许多老人在一年中主动出去活动的时间只有四季中最宜人的一小段时间,因此,被动利用环境能够把室外环境设计成能够在不同季节带来不同乐趣的空间,这对老年人非常重要。

▽ 景观环境的被动利用

最常见的被动利用是从室内观望花园中的景物,当观望老人在利用室外时,只付出了很小限度的努力。在对室外环境进行规划时,人们多考虑的是环境以主动的方式被利用,而被动利用方式容易被忽视,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花园很少被使用,但实际上老人们常常不需要进入花园也能坐在远处静静观赏。 

(2)多样化的室外空间 

室外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常常会因为不细致或者没有吸引力的空间设计而减少甚至完全被抑制了。另外,晒衣场、停车位和储堆场等不悦目却有功能性的空间在无遮挡 的景观中显得杂乱无章,因此应当精心设计框架等类型的遮蔽物把它们融入景观以保证尽量不显眼。 

(3)多视点的景观环境 

多视点的景观环境能为老年人提供多角度的欣赏空间。对于行动不便,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室内的人来说,有吸引力的室外景色尤为重要。因此应考虑室内外的多视点的景观设计,确保建筑室内布局和窗户位置的确定于具有吸引力的户外景观相应。窗台高度设计应考虑到室内老人不受到外面路人的视线干扰,窗框设计也要注意不要影响人们在作者或站着的时候与户外的自然视觉联系。

(4)多功能的室外活动场地 

建设多功能的室外活动场地有助于高校全方位地开展各种活动。养老院需要时常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室外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从小规模的聚会到大规模的问题活动。小规模的活动需要较小的活动场地,大规模的则需要大片干净平整的场地用于活动。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场地的多功能复合使用,提高利用率。 

 

基地路网设计 

道路是养老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入住老人的邻里交往、休息散步和游戏休闲等行为活动。合理的路网设计一方面希望可以通过养老院社区内道路顺利进入城市道路与之协调连接,另一方面又不能无关车辆与人流进入养老院区域,影响老人的安全以及干扰老人。路网设计的关键就是解决人流与车流的矛盾,从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生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出发给予老年人在户外空间活动更大的自由、安全和舒适感。  

▽ 通过绿化带将车行区域阻隔 

人车分流系统设计

合理的人车分流系统可以保持养老院内部的安全和安宁,保证养老院中各项生活与将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人车分流有平面系统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形势。 

(1)平面系统分流 

平面系统分流的特点是汽车和行人流线分开,车型道路分级明确。车行道路通畅设在养老院中住宅区或组群周围,以枝状或环状形势深入养老院建筑组群内,在道路尽端设停车场或回车场。步行道路再布置在养老院各个区域内部,将其和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活动中心、辅助用房和住宅部分联系起来,再结合养老院中休憩场所,则能创造出亲切宜人的生活活动空间。这样,行人与汽车就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道路系统,入住老人的步行活动则不受外部车行交通的干扰。 

(2)立体分流 

立体分流是指通过建设在立体空间不同层面上的道路系统以实现人车分行的目的。通过抬高步行平台、建设屋顶接到和天桥等进行分流,讲车行道迁入地下或半地下的方式实现人车分流。 

基地绿化设计 

养老院基地绿化空间是养老院外部环境的核心,是入住老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能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而现代社会的老年人越来越渴盼接近绿地,人人都希望居住的环境中充满绿色。

▽ 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三种不同层次的绿化空间 

不同层次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养老院小气候;能够促进入住老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休闲活动空间;在美化室内外景观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防灾避难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养老基地选择和规划对于日后养老院运营及老年人养老康复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规划方案要认真推敲。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关注日本新型养老模式

城市养老公寓丨日本养老经验的国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