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下称“海军总医院”)是海军权威的现代化医疗保障基地,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适应发展,医院迫切需要改善和补充现有的医疗设施,要求将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建成一座现代化、智能化、布局合理、外观有一定海军特色的综合大楼。在项目设计中,把控好这些关键点,才能使建设要求得以实现。

文章为该项目设计师在参与海军总医院项目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需要着重把控以下几点:

建筑设计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的外观设计要凸显出一定的海军特色,立面造型最重要;医疗大楼的内部功能布局需要结合医院未来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与院方充分沟通,了解和确定符合现代医学的功能流程是第一步;医疗建筑涉及内容多,功能复杂,协调好各专业、专项设计、组织好交通流线布局是重点;人性化设计、改善医患双方的工作、就医环境是共同要求;节省投资,内外装修简洁大气、突出重点是军队医院的建设原则。

南透视图

北入口雨蓬

总体规划

首先,设计师研究了城市规划与技术条件。海军总医院位于海淀区玉渊潭湖畔北侧,东临住宅和钓鱼台国宾馆,北邻横贯东西交通主干道阜石路,西为门诊大楼,东为规划白石桥南路。

其次,还需要深入了解海军总医院的城市化特征。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的建设目标是确立崭新的城市形象,成为该区域城市干道序列中的重点特征或海军标志性建筑。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五一八层专科病房

(一)融于城市,服从城市规划空间的要求

考虑到海军总医院所处规划中的十字路口周边的建筑形式,重点选定十字路口的方向去研究大楼的体型和与街道空间的效果,最终确定医疗大楼“两侧向南延伸,东西立面宽度适宜”的布局形式。

(二)尊重现有城市设计的要求,呼应与加强所形成的街道空间

沿街道两侧高大杨树和长排的住宅,强化了长板建筑物顺应阜石路的布局形式。阜石路与东西方向有角度,医院邻街建筑与道路不平行。院内现有沿街建筑由于轮廓线既要平行道路又要照顾院内整体布局,造成楼内平面布局不规则,然而,院方反应此布局形式影响内部使用,不利于医疗活动的开展。最终经多方案综合比较,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为矩形,顺应阜石路特点,与门诊楼山墙平行,同时还保持院内建筑方向感一致。

从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所处的位置、建筑特点、建筑气势和控制力综合来看,在阜石路东西两侧现有建筑中,医疗大楼的体量和尺度必然会成为该区域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三)院区规划

院区规划划分为生活区、医疗区,医疗区规划更为重要。目前海军总医院建设为改造性质,在紧张的用地内拆除后再新建,更需要做好进一步规划设计,已建门诊楼与新建外科大楼以及拟建内科大楼呈“品”字型布局,利于形成新的医疗中心。

具有海军特色的立面造型

海军总医院的建筑造型是设计创作中的焦点。建设方领导指出:“海军总医院是海军官兵医治及疗养的家,医疗大楼给予他们信心是最重要的”。关于医疗大楼建筑的造型,很多人猜测甚至比喻它像一艘军舰。在设计中,设计师们有一个共识:建筑造型像什么不重要,它实现了什么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西立面

(一)阳光充足、视野宽阔

建筑造型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功能的要求。海军医疗大楼以干部病房为主,争取规划更多、更好朝向的病房满足军队干部及海军空潜战士的医治、疗养需要。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方案设计以南向为主,有少量东西向。远眺玉渊潭公园,风景尽收眼底。

(二)用地紧凑

医院用地紧张,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在满足退线要求外应尽量向北布置,为医院内部未来的规划留足发展空间。

(三)铸造气势

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平面呈“凹”型,沿城市道路“一”字展开,对称布局形成宏大的建筑气势。立面造型特色彰显了海军精神与大海气魄,呼应平面,方方正正,体现了现代化大气、新颖的时代气息,北侧弧墙面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显得和谐得体。

建筑整体体现了无限延展的横线条,粗犷有力,象征游弋在大洋中的航空母舰的甲板,略带弧线的造型体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北立面挺拔有力的实墙与丰富的玻璃幕墙形成结构体系,蕴含着无限的能量,彰显出威武之师的强大气场。

充分考虑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与门诊楼相距约32m,此区域在规划中作为主要通道及景观中心,北至阜石路,形成医院主入口,南至现在住院部,中心设绿地,使医院未来规划更加完整一体。

为了提高医疗效率、方便患者就诊与医务人员的工作,专门设置绿色通道,设地下通道,使院内主要建筑经地下交通连接更加紧密。由于医院就诊量缺乏总体规划,除“王”字病房楼外,都见缝插针建设,部分辅助治疗及后勤都设在南侧。经过对室外管线的梳理设计后,新建外科医疗大楼、门诊路、拟建内科医疗楼三大部分都经地下一层通道相连,地下二层车库通道与拟建内科医疗楼工程相连。

合理的功能布局

功能是医院实力的表现形式,是医院核心技术的象征。按照海军总医院提出的功能设置内容,采取了集中布置方式。由于医院用地紧张,很多功能集中到医疗大楼,通过新建尽量多地改善医疗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工作重点就是将这些功能组合好,使各功能之间联系通畅,既合理又不互相干扰。医院的功能设置不断在调整,对于那些发展得好的特色专科以及特色医疗项目,在设计中规划到新建的医疗大楼,例如神经外科的立体定位手术等,尽量让医疗流线更符合医疗要求、更人性化。

重症监护室

手术室

(一)主要平面功能设置

首层设急诊、医学整形中心、体检中心、快餐厅、休息茶座区、商店花店等,首层大厅两层通高。

二层设ICU(重症监护)、信息数字化中心、远程教学中心、检验科和血库。ICU和急诊、影像科和手术室有直通电梯紧密相连,形成快捷绿色通道。

地下一层设影像中心、餐厅及各类厨房、后勤用房以及通往院其他科室的主通道,专门设置叠落式下沉花园,为影像中心候诊病人及家属提供候诊空间,同时医务人员也能享受自然日照与通风带来的舒适环境。

地下二层设车库、被服间、机房、污物及尸体专用装车用房。

地下三层设气动物流机房、车库、战时六级医疗救护工程。

三层设全院手术部,规划布置常规手术室16个,其中1级手术室4个,二级手术室2个,三级手术室10个,另外单独设置立体定向手术部,设置手术病人家属等候区、医护人员卫生通过区、手术医务人员餐厅、手术换车区、术后苏醒房间、医患家属相谈间,分设清洁走廊,并在其间设消毒间,设污物电梯。

四层为设备层,供洁净设备机房及管道转换使用。

五至八层为各专科病房,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设置44床。

九层为空潜科病房,配有健身室、阅览室、专用餐厅、心理咨询室、睡眠检查室等。

十至十二层为干部病房,位于较高楼层,干扰少,更有南向阳台,享有俯视院内景观及玉渊潭景观的幽雅环境。

护士站

电梯厅

高效流线组织

集中式布局在解决复杂医疗功能组合的同时,要处理好各种流线关系,保证顺畅、便捷、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医疗大楼在交通流线组织方面重点突出“高效”,设计出适合军队医院由平时需求转换为战时需求的要求。

平面流线分析图

(一)人车分流

医疗大楼四周设双车道环路,两个车库出入口设在北红线内,便于车辆到达后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减少地面人流和车流。

(二)简洁明确的交通流线,分别设出入口

(1)医疗大楼中轴线设南北主出入口,除满足主立面形象外,入口处要能满足多层多排车辆停靠的要求,缓解平时医务人员及探视人流。

(2)西北部设急诊出入口,靠近院区主入口及门诊楼。

(3)东北部设整形中心,临街及未来地铁站,便于经营。

(4)东南部设体检中心,临近东大门,便于外来体检人群出入。

(5)干部专用口设于东侧,避开人流、车流,比较安静。

(6)后勤员工出入口设于东侧,独立性强。

(三)垂直交通

垂直交通是解决人流、物流、洁污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平面设计简明,呈对称形布局,共5组竖向交通,19部电梯、5部楼梯。中心交通为树形功能结构,设4部病梯,4部探视及医用梯。其中两部观光梯,两部食梯,两部明楼梯,东西护理单元各设一部污梯。手术供应梯下至地下供应处上至手术部,专用电梯下至车库上至病房。

(四)标识导向和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

标识导向系统使医院医疗流线更清晰、有序。建筑师参与配合标识导视系统专业设计,使其与建筑有机结合。全院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引入医疗大楼,标志着海军总医院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方面向快捷高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更方便了患者及家属就医。在设计中设计师积极配合专业公司设计,留好站点位置,控制好吊顶高度,选好主机房位置。

全面提升医疗环境

目前,国内医院机构已逐渐从计划型向服务型转变,使用者要求的提高使医院建筑设计步入一个更加人性化的阶段。

大堂采光

(一)总体设计的理性化

医院的功能组成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一直处于变化中,分科趋向更细化,组成内容更复杂。对功能区域和科室设置的关联和紧密度进行划分,使得建筑的条理清晰分明,做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从设计上为医患和谐目标的实现提供硬件保障。

在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设计中,主推的方案是矩形规划布局形式。建筑的可识别性和条理性直观明了,对于医患以及所有不熟悉这个庞大机构的使用者来讲尤为重要。

(二)医院的气氛更加舒适

干部病房

电梯厅

医疗建筑属公共建筑,公共服务性的增强,是人性化设计的集中体现。海军总医院门诊大厅北侧明亮的沙发等候区设有花灯及电视,花店、超市、ATM机在主通廊的一侧。但由于近年来海军总医院门诊量逐年递增,使得公共空间已承受不了人群的压力。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保持医疗空间有序有章,减少患者就医压力,才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海军总医院外科医疗大楼主要由急诊部、手术部、ICU和病房组成,这样的布局决定了使用人流不会过于集中。大厅两层通高,采用钢结构光顶,大厅内部设有导向咨询台,两侧设置休息座椅,周围设有电话、ATM机、开放咖啡、茶厅、鲜花礼品店及超市,室内装修以大方、大气、明快简洁为主体基调。

(三)改善重点部位的人性化设计体验

(1)影像科

由于影像科的设备分布集中,一般都置于建筑底层,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影像科设置在地下一层,紧临门诊楼及病房楼通廊,急诊病人由首层病梯可直接到达。流线清晰,路程便捷,影像科医务人员常年在地下空间工作,不见天日,对于日光和自然光有强烈的渴望。为解决这一难题,设计师在影像科医务办公区及候诊区的室外做了下沉式花园,力求改善环境。主通廊、餐厅出入口全部面向花园,让人没有身处地下室的感觉。

(2)手术家属等候区

设计中经过仔细分析,在手术层设置了家属等候区,大玻璃窗面向室外,视野开阔,能够分散家属的注意力。内设小卖部、阅览架、洗手间,通过电视屏幕在第一时间通知病人及家属手术完成时间,并力求通过室内装饰设计等手段来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该等候区自成一体,在手术车进出的附近设置通廊,便于家属即时接送亲人。

(3)检验、手术、空潜等病房

海军总医院检验科设备先进,医务人员大都有国外深造和考察的经历,设计时由科室人员紧密配合,根据设备提出了检验流程和分区。把背景音乐引入工作环境,强调了科室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非常满足,能够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手术层专设了医务人员餐厅、休息区,有利于放松心情、缓解疲劳。

空潜病房单设集中餐厅,装修设计从色彩和气氛上辅助调整心理。

病房层设双层走廊,原设计中有集中的阳光休闲室,但由于院方再度要求增加床位 ,牺牲了阳光会客间,使得标准病房开间尺度降至4m,带病房间,面积较大而舒适。设计中将公共走廊分为三个空间,即会客区、走廊和护士岛。

装修简明,突出军队医院的特点

(一)内装修

对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重点部位进行精装修,让医院空间更加温馨,适合海军官兵的医疗及疗养要求,提高医院硬件服务水平。

重点精装部位有:大楼大厅、电梯等候厅、急诊科、整形门厅;影像候诊厅、手术家属等候厅、病区护士站、餐厅、首长入口门厅以及干部、首长病房。

(二)外装简洁大气,体现军队风格

海军总医院医疗大楼规模较大,为减少其庞大的体量,在矩形的基础上加入舒缓的流线,使其具有轻盈流畅的动态与亲切感。大楼外观庄重稳健、简洁明快、挺拔有力,体现出海军总医院医疗技术的可靠、先进和权威性。通过石材、玻璃、铝板不同材料的运用,体现了医院明亮洁净的专业风格。

相关技术指标:医疗大楼总建筑面积7.024万㎡,其中地上4.7万㎡,地下2.07万㎡,主檐高49.5m,地上12层,地下3层,共498床,治疗带总数672床,地下停车位283个。

南下沉庭院

南入口雨蓬

专项设计配合度高

海军总医院结构楼盖采用了宽扁梁同时无次梁体系做法,以满足医疗建筑空间的特殊要求。通过设置温度后浇带方法解决结构早期的温度变形问题,在加强外墙及屋面保温的同时,通过屋顶等重要部位设置温度钢筋来解决工程主体结构较长、温度应力的作用比较明显的问题。

设备专业采用重要用房的冷热源备用。溶液式机组热回收、新风、排风在热交换工程中防止污染。生活热水利用冷却水余热进行预热,暖通及给排水系统均按医疗专区或病房区设置平层管道,以便于管理、控制,协调预留其他医疗专业设计要求。

设柴油发电机,提供应急电源。急诊科、ICU、手术部、信息机房、消防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应急照明、疏散设施为一级负荷,消防负荷采用末端互投供电。二级负荷包括其他各科医疗用电、影像科、电梯、排污泵等。

弱电系统有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楼控、安防;综合布线、卫星及有线电视、抄表、医护对讲、视频示教、医院分诊排队、标准时钟、背景音乐广播系统等。使本工程更具有运行自动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便捷化等特点。

医院是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建筑,而医院建筑功能性强又不同于其他公共建筑。医院的主体功能是治疗疾病,建筑空间设计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心理,建筑师需要满怀责任和理性去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突出“以健康为中心”,实现良好的医疗建筑环境。

来源:建筑创作、中华建筑报道,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李筠,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延伸阅读:

一文读懂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绝对值得收藏

医院建筑室外交通系统设计,各类都有

带你穿越|一览加拿大医院建筑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