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2月16日消息(记者李强 通讯员深卫信)不到10%,这是深圳急性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比例,换言之,大数人一旦发病很可能致残甚至猝死。

今天深圳市卫计委发布全市“急性心梗救治地图”,首批18家定点医院围绕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质控中心,构成全市急性心梗定点救治网络。依据“心梗地图”,120救护车将能精准地把患者送到定点医院接受快速、有效的救治,质控中心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及时进行远程会诊、指挥各单位协同作战,避免“单打独斗”耽误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发表现为胸痛,常常造成猝死,救治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1小时内恢复灌注,让血液正常流通,患者的死亡率为1.6%,拖延到6小时,死亡率则上升到6%,患者的心肌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一年内的死亡率就增加7.5%。

按目前我国的发病率计算,深圳每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急症患者达2万余人,但只有10%的患者可能来到医院接受有效救治,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的占绝大多数,这其中很多患者会造成病残甚至猝死。

我国心血管疾病呈快速增长态势,到2030年,心血管病死亡预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由于预防体系、救治理念的差距,中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率、死亡率、致残率明显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深圳卫计委根据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的基本标准,确立了首批18家具备救治能力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定点医院”,成立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质控中心,以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急救网络为纽带,设立全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地图”。依据地图,120急救车能把急性心梗患者精准地送到有能力进行快速、有效救治的定点医院去,尽量避免病情被耽误。

定点医院与定点医院间,急救车与定点医院间,定点医院、急救车与急性心梗质控中心间均可以实时传递患者心电图、化验指标、CT影像等医疗急救信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运送和治疗方案。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强介绍,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接到疑似心血管急症患者后,院前急救人员通过现场判断,如果能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的,立即联系“救治地图”上最近的定点医院,紧急转运至该医院进行救治,与此同时,急救人员将在救护车上将急诊心电图等相关医学信息提前传输到医院。

现场的院前急救人员假如不能明确诊断,可立即将相关医学信息传输到“市心肌梗死质控中心”寻求协助,然后再根据病情需要,转运到最近的定点救治医院。

如果患者病情危重,不宜转运,“市心肌梗死救治质控中心”可派出专科团队,使用“移动CCU”“移动DSA”“空中救援”等系统进行就地抢救或转运。

这种协同作战模式高度依赖救护车、医院、质控中心之间的信息化传输体系。“心梗急救地图”发布后,质控中心将协助各医院建立专业信息化传输体系构架,采用蓝牙、4G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连续监测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血糖、肌钙蛋白等生命体征数据,所有急诊所需的医学信实时采集并远程传输,建立急救电子病历系统、救护车上与抢救现场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医学影像传输与诊断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救护车GPS定位与跟踪系统、急救调度指挥系统、急救体系全过程时钟同步系统、患者急救全程时间轨迹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系统将有效地支撑了整个急救过程,提高了救治的效率,实现了各定点救治医院专家与抢救现场医护人员的远程会诊、协同救治,共同为患者的急诊救治赢得时间。

深圳市急性心梗救治定点医院名单

1.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2.深圳市人民医院

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4.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5.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6.深圳市中医院

7.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8.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9.罗湖区人民医院

10.南山区人民医院

11.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12.盐田区人民医院

13.宝安区人民医院

14.龙岗中心医院

15.龙岗区人民医院

16.光明新区人民医院

17.龙华新区人民医院

18.龙华新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