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中无障碍设计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按老年人身体各部位衰退的特点,对应有不同的无障碍设计要点。
1、针对体力衰退的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的身体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衰弱,在行走、爬楼等需要体力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才能进行日常活动。所以在进行养老院设计时要注重人性化设计,主要在以下几点:
1)坡道
在入口和有高差的地方应设置台阶和坡道,方便身体健康老年人和使用轮椅老年人的使用。根据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中,坡道的设置应方便轮椅的通行,其宽度不宜小于1500mm,坡道的长度设置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宜大于1200mm,坡的高长比(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的转折处应设置休息平台,给轮椅留有足够的回转空间,方便轮椅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坡道应设置栏杆,高度不应小于50mm,以防止老年人不小心摔落的危险。在坡道起点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记,以方便老年人的辨认。
2)扶手
扶手是老年人最长使用的辅助工具,老年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比较依赖扶手,扶手的材质不宜采用金属,应采用木质扶手,防止冬天金属扶手冬天过冷,造成老人的不适。扶手的高度也应根据老年人体工学特点,应设置在600-900mm之间。走廊应设置扶手,走廊与楼梯的扶手应当很好的衔接,以方便老人从楼梯与走廊过渡的便利。同时,卫生间也应根据轮椅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高低2个扶手,作为老人坐下与站起的借力点。扶手完善的养老院,老年人行走是十分便利的。
3)防滑
老年人身体虚弱,平衡性也减弱了,在养老院老年人发生意外里有多数是由于地面湿滑摔倒致伤的。所以养老院的地面应平整防滑,特别是卫生间应当做特殊处理,地面做防滑措施,配合扶手,防止老年人意外滑到。
4)楼梯,电梯
楼梯设计应有别于一般楼梯,既要保证一定的宽度,也要保证踏步合适的高度,根据规范,楼梯的净宽应大于1200mm,应设置足够宽的休息平台,踏步的宽度应大于等于300mm,踏步高度应小于130mm,踏面应设置防滑条。在有电梯的建筑内,电梯应比正常使用的电梯更宽,应保证轮椅和担架的自由出入,一般宽度应不小于1600mm,其深度应不小于2600mm,轿厢内应设置高度600-900mm的扶手,方便老人使用,同时电梯的上下运行速度不应过快,防止老年人的不适。
2、针对视、听力衰退的无障碍设计
随着老年人年岁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急速下降,眼睛和耳朵的机能衰退也无法避免,所以在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后,应对这些特征,在设计时,应注意老年人对光线、声音的不同需求。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卧室和起居室应当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充足的日照,窗地比应当遵照规范的要求。一般养老院的窗地比的要求要严于一般的住宅要求,色彩应当柔和淡雅,符合老年人的审美观点。在声环境的设计中应注意到老年人喜静的特点,嘈杂的环境不利于老年人正常休息,所以在隔音处理上应格外重视,在门、楼板、窗户上做隔音处理,防止杂音影响老年人的休息。
3、针对记忆力衰退的无障碍设计
养老院中的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严重,大脑功能也有所下降,老人的记忆力下降也很多,记忆力变差,有些时候刚放下东西,转身就忘了,行动迟缓,容易疲累,走几步路就要休息会,有些老人甚至智力下降,有些许老年痴呆的表现。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记忆力差的特点,在门口墙上、门后、或者显眼的地方布置一些备忘录,避免老人忘了事情的时候记不起来。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