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世界社保覆盖面拉高11个百分点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13日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取得重要成就,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逐步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世界社保覆盖面拉高11个百分点。唐霁松强调,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二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分级诊疗又出新招 四种病这么干能挂专家号
北京市在天坛医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世纪坛医院、同仁医院等5家市属医院所在的区域医联体内,12月12日起正式启动医联体慢病专家团队服务试点工作,选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业,试点组建29个医联体慢病专家团队,建立医联体内慢病社区层级诊疗工作模式。同时,启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社区转诊预约挂号平台,用于医联体慢病专家团队内转诊。经社区首诊的慢病患者,因病情需要专家诊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帮助尽快预约到医联体内三级医院的专家号。
◆卫计委发布1010个临床路径,跟医护工资及费用挂钩!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所发布的临床路径,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执行。《通知》要求各地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一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控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二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三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四是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建立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采取措施逐步建立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感染性疾病科要承担院内外各类疑难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真菌感染及发热待查患者的会诊工作;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开展感染病诊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和科普宣传。遏制抗生素耐药的增长,还需要推行多学科协作,提高诊疗水平。通知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积极建立细菌真菌感染多学科诊疗模式,感染性疾病科要密切联系其他临床科室,以及临床微生物、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学科,协同诊疗细菌真菌感染。
◆四川:儿科医生收入应为平均薪酬的1.2-1.5倍
四川省卫计委、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5张,儿科医务人员收入至少达到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同时,四川将加强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支持2-3所川内医学院校申报儿科学本科专业,建区域儿童医学中心,常住人口超300万城市可设1所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