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2月13日消息(记者王志达)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近日出台了《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十三五”末,河北省每个设区市将建有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表示,按照规划,河北省将着力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公立中医医院建设,改善省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到“十三五”末,每个设区市均建有1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完成基本建设任务、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乡镇卫生院建有国医堂;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防治网络建设,形成一批国家、区域和基层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按照规划,届时,河北省的中医基层诊疗量将达到30%。
此外,河北还将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省市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完善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设置。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出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支持中医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建设。建设一批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河北省将全面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中医药继续教育体系和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推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加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乡村医生轮训。
姜建明表示,河北将建立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挖掘整理老中药专家技术经验。开展民间中医药的收集、保存评价及推广应用。强化省中医院、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市级中医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
此外,河北将会构建省级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两带三区”特色区域布局。推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现代中药产业聚集区建设。
今后,持续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建设省中医药博物馆、省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体验中心、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各市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推进中医药文化墙进农村,办好中医药文化传播客户端。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继续办好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
河北将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支持华北理工大学、河北中医学院等建设海外中医孔子学院。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扶持安国中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打造国家级中药出口示范基地。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河北省鼓励京津知名中医医院与我省中医医院深入合作,通过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带动提高我省中医诊疗水平。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交流合作。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共用共建机制、重点中医专科临床协作机制和重大中医药科研专项联合攻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