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浅析儿童医院建筑设计

【摘 要】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归纳出我国现阶段儿童医院的规模特点及功能定位,对儿童医院建筑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通过对最新建成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儿童医院新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

1 引言

随着第三次生育高峰诞生的婴儿进入生育年龄,以及双

独生子女家庭可生育二胎的政策放开,儿童医院潜在的患者

群体正在增大;由于市场寻求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儿童医院

建设量也在逐年增长,儿童医院建筑的设计理念及特点也是

设计师和医院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2 规模与功能定位

截至 2011 年,我国共有儿童医院79所, 其中50床以下的30所,占 38%,800 床以上的 13 所,仅占 16% (见图 1),平

均病床数约为 290 床。其中 800 床以上的儿童医院主要分布

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人口稠密的中部省会城市。而人口

同样稠密的日本儿童医院的平均床位数约为 200 床,可见儿

童医院的规模应以 500 床以下为主。

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分诊转诊制度,各

地的儿童医院不但承担着当地儿童患者疑难杂症的治疗,还

承担着当地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所以,我国的儿科医

院普遍存在门诊量大,科室设置齐全,运行效率低的特点。从

建筑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医疗流程设计和空间组织将极大提

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3 设计特点

3. 1 门诊部

儿童医院门诊部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患者人流

量大,陪诊人员多的特点,将门急诊大厅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尺

度范围内。其次,由于门诊部人流量较大,可以实行分层挂号、

收费的方式,既可分散首层门诊大厅的人流压力,又可有效缩

短患者在医院里的行走流线。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给医院的

网上预约及转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

来统计和控制各科室的日门诊量,建筑师也应充分认识到信

息化的应用对医院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在有限的建筑面积

内着重提升空间的设计品质与趣味。

3. 2 住院部

儿童患者在住院期间需受到更多的护理,因而护理单元

的规模不宜过大,一个护理单元以 25~35 床为宜。控制护理

单元的规模可以显著缩短护士的护理流线,提升护理次数,从

而给儿童患者从心理上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由于儿童患者晚上大都需要成人陪护,所以在病房的设

计上首先应考虑到陪护空间,在儿童病房与普通病房大小一

致的情况下,由于儿童的平均身高较成人矮,可通过缩小儿童

病床尺寸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陪护空间;其次是通过更高等

级的护理模式实现无陪护护理,使儿童住院如同全托式幼儿

园的模式,完全由护士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家属只在规定的

探视时间内进行探视。所以,儿童病房设计理念的选择还应结

合儿童医院的等级及院方的经营理念来综合考虑。

儿童医院病房的室内装饰风格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

点,轻松活泼的病房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儿童患者的心理压力,

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3. 3 医技部

医技部的设计应以安全高效为原则,以手术室为中心,重

症监护室和中心供应室与其就近布置,保证其有方便的交通

联系。影像科、 检验科、 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的设置则应同时

考虑到门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便利使用。

3. 4 流线设计

院区的外部流线设计应做到人车分流, 目前的医院建筑

较多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来解决停车问题, 外来车量从车行

入口进入院区然后直接到地下车库泊车区, 而后或至地下车

库停车或从地下车库出口驶出院区。医院内的主要垂直交通

电梯、 自动扶梯等应直接落至地下车库层,或者直接在地下 1

层设置一个门诊大厅,并设置导医台问询处等功能,方便患者

快速分流。

首层的流线除应分别设置门诊、 急诊急救、 出入院流线以

外,还应根据功能设置情况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流线、 特需门

诊流线、 健康管理咨询中心流线、 产科门诊流线等。

医院的医护流线可在各个功能区分设医护更衣区,医护

人员可通过医护专用电梯到达各个医护区的更衣区,然后再

进入各区科室或病房。也可在地下 1 层或首层设置全院集中

的医护更衣区,个别需要二次更衣的科室,如手术室、 ICU 等

可在各科室楼层设置二次更衣区。集中设置医护更衣区的优

点在于可以集中设置空调通风和供回水设备,节省设备空间

和造价,同时也便于管理。

污物流线可通过设置在各个区的污物电梯将污物汇集到

设置在地下室的垃圾收集处,再由垃圾运输车从地下车库直

接将垃圾运出院区,污物流线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在院区内的

穿行,并利用院区后勤出入口设置。

4 案例分析

4. 1 爱育华妇儿医院概况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是一所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合作建

设的高端妇儿医院,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由

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等级为三级。 医院占地 3.8×

104m2,建筑面积约 7.3×104m2, 按日门急诊量 1 500 人次设计,

住院病床数为 230 床。医院 2011 年开始建设,并将于 2014 年

6 月正式营业。

医院地下 2 层,地上 7 层,地下部分主要为车库、 设备用

房、 营养厨房和中心供应室等;裙房部分 2 层、 局部 3 层,为门

急诊区和医技区;儿科病房楼 6 层、 月子中心病房楼 7 层,二

者分设在南北两侧,并在用地东北侧预留医院发展用地(见图

2、 图 3)。

医院的门急诊区设置 5 个单元的门诊诊区、 1 个单

元的急诊诊区;医技区主要设置的科室有:放射影像科、 检验

科、 血库、 病理科、 内镜中心、 日间化疗科、 输液配置中心和手

术室等;病房区每个护理单元设 30 张病床,共设 1 个新生儿

病区、 6 个儿童病区和 26 床的重症监护病区;儿童健康管理中

心主要包括健康咨询管理及口腔保健两个区域;月子中心主

要为产科和月子病房。

4. 2 爱育华妇儿医院的设计特点

门急诊区:门急诊科室按标准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可设置

一个科室,每个单元的面积相当,布局相同,方便医院的科室

分配与调整。

医技区:医技区设置在两栋病房楼之间并与门急诊区域水平相临布置,方便病房和门急诊区的使用。同时,手术室与重症监护室同层布置,联系方便,可迅速开展手术。

病房区:月子病房与儿科病房楼分开设置,使妇产科区域

与儿科区域互不干扰;剖腹产手术室设置在产房附近,在月子

病房地下室设置营养厨房,并设置专用送餐电梯使送餐流线

方便快捷。儿童病房以单床间为主,每张病床配备一张可折叠

陪护椅,方便陪护人员陪护;每个护理单元 30 张病床,并在每

两个病房之间的走廊一侧设置观察窗和操作台,使护士不进

入病房就能观察到病房内的情况,即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同时

也缩短了护士的护理流线。

医护区:在地下 1 层集中设置更衣沐浴区,可有效利用地

下空间,同时,淋浴区集中布置节省了地面各层的设备管道空

间,也方便医院集中管理。

儿童游乐空间:在儿童病房楼首层局部架空,作为儿童活

动的半室外空间,同时在门诊大厅、 住院大厅和各护理单元内

部设置各具特色的儿童游乐空间,以此来帮助儿童患者缓解

紧张的情绪,给医院的内部环境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另外,爱育华医院是与美国知名儿童医院合作办医,其建

筑设计也是由中方和美方两家设计单位合作完成,其设计特

点既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吸收了美国儿童医院设计的先进经

验。

5 结语

随着 “鼓励社会办医” 被明确写入党的 “十八大” 报告,社

会资本参与办医也将逐渐增多而成为一种趋势。而社会资本

参与办医主要集中在利润率较高的专科医院,这类医院为了

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在此种形势下,儿童医院的设计则应主动学习和借鉴

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进行设计理念的

创新,以适应儿童医院的发展要求。

来源:建筑与结构设计

作者:李玉飞,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