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城社区开发了多层住宅、联排、独栋别墅等多种住宅模式,为吸引退休老年群体入住,项目最初配备了医院、幼儿园、购物中心、酒店、高尔夫球场等相关场所及设施。社区采用开放式空间结构和组团式布局,社区中心,配备配套公建,周边围绕多层住宅区、联排住宅区和独栋别墅区。整个社区内植被茂盛、并且有多个人工湖穿插其中,整体营造了一个空气清新、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环境。
▽ 平面图
入户调研
吴爷爷(73岁)和何奶奶(70岁)两位老人是第一批入住东方太阳城化区的老人,二人身体健康、独立居住在一套两室两厅的多层住宅的首层。
通过与两位老人的闲聊本人了解到,两位老人退休后离开北京喧闲的市区,购买了这个带有小院的多层住宅的一楼。吴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可以种植各种花卉蔬果的小院,何奶奶则很喜欢小区的那份安静。但他们在此生活也有很多不便之处,如小区本身占地面积非常大,且距离顺义城区及北京市区较远,老人出口必须有辅助的交通工具,为此吴爷爷退休之后为了出行方便专口考取驾照买并了代步车。谈及就医问题,两位老人怨声载道,之前配套的社区医院因管理机制问题暂停运营,只有一个私人诊所(不能享受医保)可简单医治,两位老人每次看病都要辕转回到北京市区的医院进行挂号、诊断,来回颇费周折,有时候还得回到北京市区闲置的家里小住。老人提议希望社区能提供较好的医疗条件,解决看病需要回城的现状。经了解,小区里的老人一般会去北京市区或顺义区的医院就医,社区内的医院门可罗雀。
▽ 现状图
适老化设计总结
1、多层住宅普及入户无障碍坡道并配备电梯
通过对两位老人家里各个空间布局的参观及与老人的沟通中,了解到该社区内的平面户型与其他化产开发普通住宅户型一样,并没有在住宅内部做专口的适老化设汁,但社区内做到了普及入户无障碍坡道及电梯配置,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那些在宅养老、需要乘坐轮椅的老人出行。
▽ 现状图
2、社区道路平整无髙差,确保老人安全出行
通过在整个社区内走访,本人发现社区内道路基本实现了平缓、无高差设计,为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社区内道路旁有告示牌提示人们"老年社区、车辆慢行",小区道路上经常有驾驶简易代步电动车的老人出现。
▽ 无障碍入口、坡道实景
3、儿童游乐场地融入社区,増添活力
东方太阳城在其老年住宅区中了配置儿童游乐场,这能很大程度上增加老人社区的活力,这种模式能迎合老人庞意与儿童在一起的也里,老人在居室或外出逍弯就能看见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嬉戏,这种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4、粗区提供可以租赁的菜地,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社区为提供了可租赁的菜地,这为那些没有独家小院、又想有一块自己可下田劳作的健康老人带来了福音。这种人性化的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那些想远离城市喧器退居田园的老人,其在耕作的同时即锻炼了身体又可以享受菜园丰收的快乐。
调研总结
经过调研分析,可以优化老年公寓,依托于社区现有的适老他居住环境,既能吸引非本社区內老人前来居住,也能使本社区内老人可以就地老化;建设养老院综合服务中心,兼具老年助浴中心、老年医疗保健中心、老年餐饮及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同时预留幼儿园用地,使得老人能与儿童产生互动,为社区养老院增添活力。
优化平面如下:
另外,该社区目前无配套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养老等设施。在入户调研接近尾声时,吴爷爷非常惋惜的说:"目前己经有很多老人因为就医问题不得不搬离太阳城,可能我跟老伴儿后需要有人护理时,也不得不离开回城,选一家较好的养老院。"吴爷爷的心声反映了该内社区出现了老人难以实现"就地养老"的局面,该退休老年社区的持续照料问题亟待解决。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解读南京示范福利院建筑设计 |
案例丨日本横滨太阳城养老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