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城区89.2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在城区四角分别规划建设1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12月9日,合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召开,听取并审议了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情况和自评情况的报告。
城区89.2万人签约家庭医生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登记83.23万人。
目前,合肥正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等重点人群提供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对签约家庭提供上门出诊、慢病随访、家庭护理、康复医疗等一对一持续服务。目前,全市城区共签约89.2万人,其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53.8万人。
市卫计委认为,医养结合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在需求压力上,根据测算,合肥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23万人,其中完全失能(失智)老人近8万人。相关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项目尚在启动阶段,存在较为严重的供给不足。
市卫计委表示,下一步将不断优化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充分依托和利用市属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
此外,合肥市将适时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健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准入、评估、存续、退出机制。
东西南北各建一处 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柯漫雪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被确定为大会一号议案。作为议案的主办单位,市卫计委会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合力推进办理工作。
合肥市将加快重点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在城区分东、西、南、北分别规划建设4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重点服务本市范围内的失智失能老人。
目前,已启动东区、西区2个示范中心项目,2个项目已纳入2017年市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近期,项目建议书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正在完善立项等前期工作,力争2017年初开工建设。下一步,合肥市还将加快组织实施南区和北区2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项目。
筑医台编辑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