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是耗能和排放大户,医疗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其复杂的功能和各种不同的用地条件导致其建设条件也极其复杂, 需要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运用创新性、人性化的设计,才能实现医院建筑的绿色实践,为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提供健康、适用、安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广州市胸科医院位于麓湖之滨, 占地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胸科医院。该医院现有病床600余张。本次针对整个院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重点针对门诊综合楼的单体进行设计, 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设计原则

(一) 建筑设计人性化

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促进为目的地原则,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注重领域感、归属感、成就感以及开放性、私密性、识别性等方面的内容。 将人文关怀贯穿医疗、护理、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符合新医学模式的要求,最大程度方便患者,为患者服务,同时又要方便和为医务人员服务,按医学规律办事。

(二)医学布局科学化

医院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三级医院科学划分专业和二级分科的适用性;在医疗布局上要做到动静结合、洁污分流、内外相连、交通顺畅、集分结合、流程科学便捷,以有利于医疗、安全。 在建筑布局上,要便于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减少人流、物流对患者的影响, 同时要体现就医便捷。 各医疗区既相对独立,又内外贯通。

(三)绿色节能生态化

医院建设首先要做好整体布局安排,控制建筑密度,保证绿地面积,树草兼植,使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协调并存。 突显绿色生态医院的人文特色,在节能方面,要充分考虑各单体楼和内部布局空间节约营运能源, 利用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达到水、电、气动节约。 充分考虑建筑设计、营运的节能计划及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运营成本,把医院建成绿色节能医院。

规划结构体系

(一)规划构思

1、与城市协调沟通

医院正面朝向横枝岗路,功能由南向北竖向展开,在完整城市空间的基础上,建设城市新景观,全面提升空间文化品质。

2、充分利用基地环境要素

基地临近广州麓湖公园保护区,地理环境优越,院区内绿化环境也相当怡人,我们方案将绿化引入建筑,通过庭院活化建筑内部环境,着重营造出休闲的疗养氛围。

3、整体远期考虑,保证运营

整体院区统一规划,远期考虑,赋予广州市胸科医院一个功能整合科学、整体院区环境优美、医院形象现代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综合门诊楼,医技楼和住院楼都考虑有二期发展,能保证医院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对规模不断扩大。

(二) 规划结构

规划布局充分结合地形条件,利用场地绿化与周边景观,结构清晰,轴线明确,中心突出,形成“一轴两核多片区”的规划结构体系。

一轴: 医院以其中心绿化景观轴为中心, 成为医院的绿肺,生态景观向医院各个区位渗透,各个功能建筑空间主要围绕它而展开,使建筑与景观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成为院区交通和景观的有机综合体。

两核: 由中心公共绿化区与旧金山华人千人墓景观保护区组成,位于医院中心绿化景观轴东西两侧,中心公共绿化区位于场地中央位置,起着统帅医院主要空间系列的作用,西侧景观保护区结合运动场地布置,形成医院两大绿化核心区,两核以开放的空间形态结合各功能建筑空间, 创造了安静怡人的疗养氛围。

多片区:根据医院的功能需要规划了四个片区,分别为医疗区、住院区、办公区和结核病专区,营造了开放、便捷、高效率的医院系统。 各片区新建建筑沿绿化核心理性布置展开,将景观环境之美充分地纳入建筑内庭。 而结核病专区由于功能相对独立,自成一区。

规划结构图

综合门诊楼单体设计

(一)设计理念

亮街:自然采光的医疗街,便捷通达、串联各科室。

净诊:候诊区过渡,动静分区,诊室静谧舒适。

绿庭:景观庭院渗透布局,美化就诊环境。

(二)建筑特色

为了适应现代化医院不断发展变化的功能需求, 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我们在设计中引入现代医疗理念,采用富有特色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组合方式。功能设计采用单元式,每个科室为一个功能单元,每个工作单元根据专业特性由若干个房间组成。 以工作单元为基本单元,组合形成各种功能单元。 同时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使房间或工作单元通过拆拼组合,就可以形成各种大小的区间,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在入口大厅,医疗街和中庭等公共空间内,布置了景观绿化,候诊休息座椅等。 这些服务和休闲设施不但方便了广大患者,而且改善了室内环境和气氛,使人在紧张严肃的氛围中,也能感受到一份愉悦,轻松的气息。本设计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专用配套设施, 在门诊楼每个功能单元都设有医护人员通道,垂直交通系统和工作休息间。

(三)功能布局

门诊楼为地上4层,地下2层。 门急诊区位于1到4层,首层设置急诊抢救、门诊交通大堂、挂号收费、中西药房、综合治疗区等服务功能, 其中急诊部分设单独挂号收费, 配备诊室、抢救室、治疗室、急诊手术室,使急诊的病人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普通患者通过入口门厅,通过采光中庭,使用自动扶梯,可到达 2 、3 、4 层各科门诊,门诊办公区设计在二层西南角,通过连廊与保留的办公楼联系起来,进而提高门诊办公的效率。 门诊部分通过中庭、医疗街、候诊廊组合成三个层次的空间。 每个科室的位置都经过研究分析,单元式的诊室设计能充分满足建筑采光与通风,景观的需求。 设有医护专梯,实现“医”、“患”分流。影像中心区与科教信息区位于地下一层, 影像中心候诊区采用二次候诊的设计,细化候诊方式,减少人流交叉,保证候诊与诊区的安静,影像中心机房布局采用“ 3+2 ”模式,即三条走道加两排机房的平面模式, 两排机房中间共用一条医生控制走道,两条患者走道各安排在机房另一侧。 由于场地地形有高差,所以会有半地下室出现,我们把科教信息区安排在半地下室处,既相对独立,方便科研人员的研究与学习,又保证功能房间的通风采光等需求。设有污物专用梯与室外污物专用出口, 内部设有污物通道,门诊楼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在地下室集中运走,有效实现洁污分流。

门诊功能分布图

(四)造型设计

门诊楼造型从整体出发,采用现代简洁的设计手法,通过对体块的推敲,体块穿插等营造出温馨、宁静的建筑风格,整体色调明快淡雅,形成较高的现代品味。 主立面通过层间的水平线条强调建筑流畅、轻快而富有现代感,通过立面不同材质的变化选用,更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形成视觉亮点,模糊了传统医疗建筑严肃、死板的建筑形象,有效缓解病患的紧张心理。

绿色建筑技术设计

(1)岭南地区日照较为强烈,遮阳是该项目需要重点考虑的节能措施。 本方案在遮阳设计上,主要采取了横向线条的装饰百叶遮阳板与竖向遮阳构建,构成主要遮阳体系,配合通透性较好的中空 low-e 玻璃,遮阳效果良好,并确保室内自然采光效果,满足医疗建筑对采光系数的要求。

(2)南方雨水充足,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较好的效果,重点采用收集屋面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用于室外绿化、道路冲洗、景观补水、地下车库冲洗等用途。

(3)采用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整体建模,全方位的模拟建设过程,控制建设造价,并为后期运营提供详细的模型,降低维护成本和能耗。

广州市胸科医院设计方案通过整体把握, 近远期结合考虑,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打造崭新医院整体形象的同时,整合医院的功能分区,力求在有新旧建筑共生的院区内创造一个近远期结合发展、人性化、绿色低碳的大型专科医院。

图文资料摘自《建筑节能》,内容有所改动。筑医台编辑出品,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