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于1970年正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相关数据显示,到2006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21%,跃居世界首位;截止到2010年底,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高达23.1%,总量达到2946万人。作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养老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比较完善、门类比较齐全的老年住宅体系。日本现有5%的老人在疗养院和老人中心等社会化养老机构中养老。

1、日本幸朋苑老人院概述

日本老年问题研究所专家三谷隆生指出,老年人内心渴望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和呵护,经常与充满朝气的孩子相处能使他们精神矍铄、心情开朗。为此,这几年,日本出现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开始与幼儿园相结合,它们有的是在同一建筑的不同区域或者是同一建筑的不同楼层,有的是分设在不同的建筑里,但是共用室外休闲活动场地。以日本幸朋苑老人院为例,其建筑首层设置了一所幼儿园,老年人平日可以与儿童共同开展做手工、唱歌等活动。二层为日间看护中心、餐厅、面包房等公共空间,老年人在二层的室外平台休息时,也可以看到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嬉戏。三层至五层则为老年人的房间,安静独立。这种设计方式对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很有帮助,而且还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即孩子们更懂得尊重和孝顺老人,如下图所示。

▽ 日本幸朋苑老人院外观 

▽ 日本幸朋苑老人院首层平面

▽ 日间看护服务可兼顾老人与儿童 

▽ 年人室外休息场所可看到儿童游戏场地

2、老幼结合模式分析

基于我国和日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与幼儿园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我国也是值得尝试的。这种模式既能满足老年人对“祖孙乐”情怀的追求,模拟出“家庭”的养老氛围,又能够将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老年人与儿童也可以相互帮助,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而且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向高龄化、少子化逐渐发展,一些幼儿园或小学在未来很可能出现空置,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养老机构也能减轻经济上的压力。而对于那些孩子和老人在同一个机构里的年轻人更是一种便捷,老幼皆能照顾到,年轻人可以在接送孩子的同时经常来探望老人,甚至可以短时间的接老人回家住。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解读南京示范福利院建筑设计

记忆照护设施的空间设计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