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进行“松绑”。

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执行医院自主定价。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放开价格的医疗服务基本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不会影响老百姓看病报销。

三类医疗项目放开定价

这次放开价格的医疗服务项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立医院中的特需医疗服务;第二类是因为医学技术发展产生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第三类则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项目,例如整形美容、足底按摩等项目。

其实,现在北京市的特需门诊诊疗费已经是由医院根据服务成本、市场供求、社会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确定价格后,向相关部门备案。

自主定价体现医生劳动价值

医院健康管理专家王健康表示,伴随医疗市场的放开,公立医院不再一家独大,而是要提升竞争意识。此次放开的特需服务价格,就是公立医院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在王健康看来,特需服务原本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在医患双方约定认可的前提下,有别于基本医疗的服务形式,但这绝不是公立医院的主流业务。“如今社会上的心理治疗一小时动辄收费几百,而公立医院一名教授每小时的心理治疗费用才几十元,显然定价不够合理,也不符合人力成本支出原则。”王健康表示,放开特需医疗服务价格,有利于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

新政是否会导致特需价格飞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担忧大可不必,这源于特需号价格由医生价值决定,有些医生的特需号价格确实会升高,但一定会在合理的供需范围内。如果这家公立医院特需定价500元,另一家定价300元,更多的病人当然会选择看300元的特需号。从价格竞争层面看,一旦“漫天要价”,只会发生“有价无市”的情况。

放开不会影响基本医疗服务

特需服务价格放开,一些市民担心会不会影响基本医疗服务?

通知中明确规定,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应“严格控制规模和数量,不得因此影响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应设立独立区域,并用明显标识加以区别。

对此,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表示,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价格放开后,医院之间竞争,将会促进特需服务质量的改善。

她表示,政府要做的是保障基本医疗,如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基本医保覆盖基本医疗服务等。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数量有所限定,因此特需医疗价格放开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市民也无需担心好医生都会扎堆到特需服务中去。通知对此进行了明确:“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医生须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可在完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量的前提下开展特需医疗服务。”此外,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应本着患者自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患者书面申请(协议)制度,不得强制或诱导患者选择特需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