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示范项目采购期限明确将推动示范项目加速落地,然而PPP上位法缺失、价格机制不完善以及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PPP的操作执行。我们认为,未来PPP立法完善将规范社会资本方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关系,理顺PPP操作流程,推动PPP项目加速落地。目前,PPP对各行业影响开始分化,落地率高的板块业绩将持续高增长。
园林行业:布局水体生态修复,开启3500亿市场
园林建设投资下滑,园林企业受政策利好纷纷进入生态修复领域,其中水体生态修复受“水十条”等政策激励,未来市场空间达3500亿。我们认为,水体生态修复行业尚处快速发展期,园林企业积极布局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铁汉生态、岭南园林、美尚生态。
海绵城市:政策强力推动,市场空间达万亿
中央政府力推海绵城市建设,财政补贴激发市场参与热情。地方政府积极运用PPP模式,一方面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配套问题,一方面引进专业团队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益。海绵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具备万亿市场规模。我们认为试点项目顺利推进将带动海绵城市建设迅速推广,建议关注铁汉生态。
水利工程:“补短板”带动投资提速,民资借PPP进入水利建设
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政府“稳增长”重要抓手,带动水利建设投资提速(15年超5000亿,YoY+25%)。政府主导水利投资导致财政压力不断加大,民企借PPP参与水利投资运营,带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市场化发展。我们认为,未来民企有望借PPP进入水利建设领域,打破过去国企垄断行业资质的局面。
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将至,PPP保驾护航
政府发力“稳增长”助推轨交建设投资不断提速(15年3500亿,13~15年CAGR+30%)。15年至今发改委批复轨交建设规划累计规模达1.6万亿,我们预计17~18年为建设投资高峰期,未来审批门槛下调将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PPP模式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有助于推动轨交项目落地。我们认为,轨交PPP落地提速利好资金实力较强、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建议关注中国中铁。
园区开发:扫清发展障碍,PPP有望成主流
以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区“重资产、轻运营”的开发模式进入瓶颈期,亟需市场化、高效率的社会资本力量的进入。“PPP+土地”联合公开招标方式获认可,解园区开发PPP模式之忧。运营模式逐渐清晰,项目回报机制明确,增强企业参与信心,建议关注富煌钢构。
医院:PPP助力医疗行业改革
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均,未来医院建设市场空间广阔。PPP模式综合了公立医院在政策资源方面的优势与民营资本的运营效率,将成为我国未来医疗行业建设的重要形式,建议关注达实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