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竺:医学教育要适应医改需求

920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美医学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致辞中提出,目前我国较为迫切的医学人才培养任务是加强全科医师培养,为此应加强相关政策支撑,加快医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医学教育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求,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紧密结合。

  陈竺指出,我国每年培养的医疗卫生人才适用于基层的不多,其中,能下到基层的较少,能留在基层的更少。应从中国国情出发,紧扣需求,着重培养和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医学教育、接受过规范全科培训的全科医师队伍。其中,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应通过实施“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培养基层实用型助理全科医师,同时设立基层全科医师特岗、特贴项目,吸引受过正规医学教育和规范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和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加强“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力度,推动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全科医学科,并在学科发展和科室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陈竺说,我国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全科医师职称晋升体系,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在社区开办全科医疗机构,探索推进商业医疗保险在基层社区的覆盖面,同时要注重对优秀全科医师典型的表彰和宣传。

  此次论坛以改革教育、改善卫生为主题,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全球约60所医学院校的代表约250人出席。

 

深化医改重在预防 医学教育要适应改革要求


二、国家卫计委:深化医改须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922日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会上强调,深化医改进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

  王国强说,深化医改实施5年来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但也要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加艰巨的任务。

  王国强要求,中华预防医学会努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学成果的技术转化、应用研究与传播,着力解决重大疾病防控的瓶颈科技问题,推广常见疾病防控适宜技术;发挥专家作用,就重大疾病防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等建言献策;整合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形成互相促进的科技集群;发挥会员专业优势,开展医学科学普及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优势,为构建中国特色预防医学作出积极贡献。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院建设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