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王杉推动北大国际医院项目从无到有12年,在北大医疗系统中对该医院最了解,他的离任,业内普遍认为将使这艘投资45亿元、随医改应运而生的巨无霸运行面临挑战。而继任者陈仲强,则被业内人士看作北大医疗系统另一个强硬的管理者,在医院运营上经验丰富。他的到来,则可能使北大国际医院改变原来的运营轨迹。
管理团队未更换
春节之前,位于北京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内的北大国际医院仅开了面向门诊大楼的东门和背向科研楼的西门,两座十几层高的大楼静悄悄地矗立在院区内,显得极为宁静。寒冷的北风下,除了门口巡逻的几位人员,基本上看不到患者。
大厅内一位导医护士低头看着资料,显得专心致志。与城里的医院不同,这里的门诊大厅甚少有患者咨询。
“陈院长1月中旬已经到任,屈指算来仅仅几周,他正忙着开会,了解医院各个部门。”北大国际医院一位人士介绍。
据了解,自从近期王杉离任北大国际医院院长,继续留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以来,目前北大国际医院的管理班子除了院长以外,尚没有变化。查询北大国际医院官网,可以看到该医院院长已经改为陈仲强,而副院长保留了原来的五位,此外还有一位院长助理和首席财务官。
目前,北大国际医院行政副院长戴泽宇,来自北大方正集团,还担任着北大医疗集团副总裁。而来自北大最大的校办企业北大方正集团的数据显示,2013年,方正集团总收入680亿元,总资产960亿元,净资产339亿元。集团下辖五个板块,分别是北大方正信产集团、北大医疗集团、北大资源集团、方正金融和方正物产集团。
北大医疗集团正是方正集团的一大板块。据北大医疗集团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北大医疗集团总资产123亿元,总收入42亿元,净资产41亿元。
除了戴泽宇以外,北大国际医院的4位副院长分管信息化、运营和护理等不同领域。“北大国际医院由北大持股30%,北大方正集团持股70%,不过北大在北大方正持股70%,因此总体算来,北大在北大国际医院的持股比例达到79%。”北大国际医院公共关系部一位人士介绍。
由于北大国际医院的开业,使北京大学旗下医院的数量增加到9家。除北大国际医院以外,还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这其中,前3家是在北京医疗圈颇负盛名的综合性医院。
和在其之前一周开业的清华长庚医院不同,北大国际医院并没有明显的行政和技术两条线,但是行政副院长也管理着行政科室大大小小几十个部门。
据北大国际医院一位管理人员介绍,该医院的直接上级单位是方正集团的子集团北大医疗集团。在管理上,院长向理事会负责。而目前,理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北大派驻的理事,一个方面是方正集团派驻的理事,还有一个方面是北大系统6家三甲医院派驻的理事,至少3家综合医院在理事会都有理事。
北大国际医院项目2010年开始动工,建成拔地而起的两栋巨型大楼耗时4年。目前医院共设有63个医疗学科,核准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数532张,拥有ICU床位159张、手术室46间。
2015年1月4日,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首席执行官李友等几位方正集团高管被带走协助司法调查。
正是在李友执掌方正集团的时期,北大国际医院项目获得了方正集团的支持,这一耗钱费力的非营利性医院项目最终落地。直至完工,方正集团为此大手笔投入45亿元。
“我们并不愿意投这么多钱去建这么一个收不回来的项目,但是没办法,北大的校企中,只有我们有实力承担。”北大方正一位人士曾无可奈何地说。
对王杉挂冠而去,一位业内人士称:“这种时候他离开,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王杉和陈仲强对医院定位有差异
北大国际医院的理事会由北大医疗系统6家知名医院加入,这使该医院从一诞生就获得了丰富的医疗资源,这也是清华长庚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兴建的医院难以企及的。
“北大国际医院可以说从一开业,就是嘴里叼着金钥匙出生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论。
北大国际医院酝酿了12年才结果。王杉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3年从人民医院一名住院医师开始干起,一直到2006年成为该院院长至今,工作上可谓一帆风顺。王杉非常重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2006年,在北大人民医院刚刚上任两个月的王杉就启动了医院信息化升级项目,并亲自担任医院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2014年5月,北大国际医院通过国际HIMSS7级认证,这也意味着该医院的信息化系统达到世界水平。
在北大国际医院的经营上,王杉强调通过产业链赚钱。他曾对媒体介绍,医院的产业链不仅包括药品、器械,还包括健康管理、健康保险,未来还将基于北大国际医院建设医院管理平台。
但是,这些王杉的思路能否得到陈仲强的认同,在开业的关键时期,北大国际医院将定下一条什么样的市场路子?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称,“王杉身兼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和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随着他的离去,陈仲强掌舵肯定会带来北医三院的医疗资源。”
这位人士表示,王杉依托北大人民医院,陈仲强依托北医三院,两家都是国内顶尖的大医院,所依托资源的不同,重点发展的科室方向甚至经营理念都会出现不同。
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王杉的北大国际医院显得追求“高大上”,虽然王杉也称要将北大国际医院建成大众化医院,但是他强调不够水平的活,北大国际医院不干,他不希望医院的门诊量上万,因为那样的话医院就无法保持高质量的服务模式。
陈仲强同样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2002年到2012年,在北医三院当了10年院长。陈仲强著名的一句话是: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花最少的钱,最方便地看上病。早在2002年,陈仲强便以降低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引入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北医三院提高运营效率,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