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到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使旧系统安全、平稳过渡到新系统。软件系统基础模块方案如下:基础模块: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药房、中药房、中心药房、药品库房、出入院管理、护士工作站、财务监控、卫材管理、自助费用查询。


医院新旧信息系统切换与就诊流程设计


各职能部门方案如下:

一、门诊挂号、收费:

(一)现在的工作流程:

1、挂号员不输入病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等);

2、挂号员提前打印挂号票;

3、收费员收费信息与挂号信息不对应,收费信息与药品划价信息不对应;

存在的问题:

1、门诊病人就诊信息不完整,无法对病人进行后续回访服务及病人来源的统计分析;

2、收费员在收费操作时无法提取挂号信息;

3、挂号信息与医生、科室的工作量之间没有关联,无法统计门诊工作量;

4、挂号与收费,收费与划价等操作之间没有达到信息共享;

5、收费员的唱收唱付有自身完成,增加了工作量,并且不方便。

 

(二)切换后的流程:

1、挂号号别与门诊科室分别对应设置,方便后续通过报表统计医生、科室工作量;

2、挂号操作人员挂号时,首先确定病人需要挂号的科室,然后输入姓名。最后确定打印发票。在这里为贵院提供四种方式供选择,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

挂完号后,把门诊号打印在发票上,收费处、门诊药房直接手工输入门诊号读取病人信息;

优点:

1)病人收费信息能与挂号信息对应;

2)由于不用输入病人姓名,减轻了收费操作人员、药房划价人员工作量;

缺点:

1)相对于现在挂号流程,增加了挂号人员工作量。因为要输入病人姓名等信息,这也是必要的,为以后挂号分析做准备;

2)由于收费处、药房手工输入门诊号读取病人信息,中间可能出现输入错误问题,同时手工输入速度有限;

第二种方式:

挂完号后,打印完发票的同时,打印条码(内似超市打印的条码一样),然后贴在病历本上。收费处、门诊药房配备扫描枪直接读取病人信息完成相应工作。

优点:

1)具备第一种方式的优点;

2)相对第一种方式,由于采用扫描设备读取病人信息,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当扫描设备发生故障时,收费员可以人工输入挂号票上的门诊号,不影响收费工作;

3)采用此方式,如收费处,门诊药房划价、发药、医技科室确认都可以快速、准确读取病人信息;

4)可以对复诊病人有机的管理起来(前提是复诊病人,再次就诊需要携带第一次的病历本),这样就为后续起用门诊医生工作站,为医生提供了历次就诊病历记录、医嘱记录、治疗方案等;

5)条形码比采用一卡通成本低;

缺点:

1)由于要实现此方式必须配备硬件设备:条码打印机、扫描枪、条码纸。相对第一种方式增加了部分硬件成本;

2)不防水、耐磨损;

第三种方式:

挂号同时为病人发放一张就诊卡,也就是常说的一卡通

优点:

1)具备第二种方式的前四点优点;

2)防水、耐磨损,如果不消磁可永久使用;

缺点:

1)相对于采用条码方式,就诊卡成本高;

2)由于要实现此方式必须配备硬件设备:刷卡器、就诊卡。相对第一种方式增加了成本;

第四种方式:

挂号室配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操作员使用读卡器快速完成病人信息登记及挂号。

优点:

1)由于挂号操作人员不需要手工输入病人信息,相对于以上三种方式,更快捷、准确;

2)节省病人挂号等待时间;

3)病人身份信息完整,唯一;

缺点:

1)需要成本投入;

2)受众群体有限,儿童如无身份证,需要配合第一种方式,把门诊号打印在挂号发票上;

3)病人可能忘记携带身份证,这种情况也需要配合第一种方式,把门诊号打印在挂号发票上;

建议采用:第一种工作方式,并且在收费窗口配备语音报价器,在挂号窗口只配备1台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

优点:

1、挂号员录入门诊病员信息,可以使挂号信息达到数据共享,便于信息数据的分析统计和门诊工作量的统计。收费窗口配备语音报价器可以方便操作员和病人,挂号窗口配备身份证读卡器可以加快信息录入速度,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减少信息出错率,同时可以提升医院的窗口服务水平;

2、第一种方式把门诊号直接打印在挂号票上,不需要增加成本。其它方式需要增加硬件,这样会带来2个弊端。其一,增加了硬件资金投入,其二,操作员完成一项收费动作时,需要操作几种设备,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不利于系统的平稳过渡。

二、门诊药房:

(一)现在门诊药房流程:

药房划价不对应病人姓名,只把处方的总价格写在处方上,病人到收费室交费后,药房再下账、发药。

存在的问题:

1、病人挂号信息与划价信息没有关联,无法控制病人没有挂号,允许划价的情况;

2、药品划价和下账信息没有与收费和退费信息关联,所以收费室与门诊药房的操作之间没有约束机制;

3、由于没有实现信息共享,所以不实现划价、收费一体化的管理;

(二)切换后的药房流程:

药房划价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如采用上述第一种挂号方式,药房划价人员手工输入门诊号读取病人信息进行划价和发药处理。

优点:

1)使挂号与划价处方病人信息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数据流管理;

2)使得病人不挂号不让划价、也就是人情号得到控制,提供了基础支持;

3)划价信息与收费关联,药房与收费处相互制约,具体就是:

病人如果退药,必须先让药房在软件中退药,然后收费处才能退费;

缺点:

由于手工输入门诊号,读取病人信息划价、发药时存在输入错误、效率不高;

第二种:如采用上述第二种挂号方式,药房划价人员通过扫描枪扫描条型码,就可以快速,准确的读取病人信息进行划价和发药处理。

优点:具备第一种方式的所有优点,能快速、准确读取病人信息;

缺点:需要添加硬件设备,增加了医院成本。

第三种:采用上述第三种挂号方式,也就是一卡通。药房人员通过就诊卡,刷卡提取病人信息进行划价和发药处理。

优点:同第二种的所有优点;

缺点:需要添加硬件设备,增加了医院成本。

第四种:采用上述第四种挂号方式,药房人员通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读取病人信息,完成划价和发药处理。如无身份证病人,可以通过收费发票上的门诊流水号完成划价和发药处理。

建议采用:第一种方式。

优点:

1、不需要增加硬件投入,就可以达到管理要求,并且实现了挂号、收费信息与划价信息之间的关联。可以使收费、退费操作与划价、下账、退库操作之间有约束机制,通过软件就达到了财物监控的目的。

2、采用这种方式,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后,医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门诊号来识别病人,开出的处方和检查单也对应到唯一的病人,病人可以直接到收费室交费,无须划价,方便了病人。

三、医技科室:

医技科室的工作方式可以采用现有工作方式上线运行,待医护工作站上线后在使用新的工作方式。具体为:

门诊工作方式:门诊医师手工开单,病人到收费室交费,凭收费发票到医技科室做检查。待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后,使用新的工作流程。

住院工作方式:住院医师开单,出院处集中记账,个别医技科室单独记帐。待住院医护工作站上线后,使用新的工作流程。

四、 住院药房:

现有工作方式:住院药房接收处方,集中进行药品划价、药品记账,然后打印药品发药清单,进行发药。

上线后工作方式:

住院医师开具处方,护士在工作站上转抄并执行处方,处方执行后发送到住院药房,住院药房收到各病区的处方,只需要按照处方打印发药清单,并进行发药。

五、药品库房管理:

切换后的工作方式:

1、药品库房要及时将购置药品入库,并且正确设置药品的包装转换比例;

2、库房库存实现严格控制,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如需领药。必须按流程填写药品申领单,药库根据各药房的药品申领情况下拨药品。真正做到帐与实物相符,实现库存与金额管理。

六、出入院处:

现在的工作方式:

1、入院处办理出入手续,发放费用查询卡,收缴住院预交金;

2、出院处集中记账,办理出院结算,医保结算,农合结算;

切换后的工作方式:

1、办理新病人入院时,可以同时收取预交款,住院号自动顺序产生;

2、护士需要在新病人入院后,给本病区的病人分配一个床位;

3、出院处办理各种结算,对于出院后仍然有费用需要登记的情况,需要指定一个岗位来进行出院后记账的操作。

4、医保病员结算暂时按时现在的结算方式进行。

七、财务处:

切换后的流程:

1、实行挂号、门诊收费、住院预交、住院结帐票据等票据的监控,实现严格控制,操作员只能从软件中领取票据,否则就无法进行相应操作;

2、财务处启用财务现金监控及票据使用监控;

软件初始化情况:

1 医院的部门和人员,各病区床位已经建立完毕。现未审核,需要院方部门核对;

2 药品目录和卫生材料已经建立完毕。现已审核,但因审核时间过长,需要院方部门再次审核;

3 收费项目已经初试化完毕,现未审核,需要院方相关部门核对价格;

4 挂号、收费、结帐和预交款发票及日报打印已经调整完毕,详细参见附件样张;

希望院方能尽快联系相应部门做好审核工作!

软件运行前硬件准备工作:

1 各部门的电脑和打印机到位;

2 网络和服务器要运行正常;要有备用交换机和网线。

3 软件在运行前要作好模拟运行及调试工作。

4 打印机要保证正常运转,打印所需要的票据和打印纸要准备好。

5 电脑到科室后需要各科室人员认真练习,收费员和挂号员需要再次进行强化培训。

软件运行前新旧软件切换工作:

1 截止一个时间药房和药库进行盘点,把现在的库存转入到新系统;

2 旧系统中在院住院病人费用具体切换方案如下:

方案一:

如果医保中心、合疗中心必须要病人明细清单的话,只能采用旧系统并行直到所有旧病人出院,新病人直接入新系统,并行一段时间。直到所有旧系统中的病人完全出院以后,才算完成整个系统的切换。

优点:

1)切换时,住院处工作量较少;

2)由于新旧系统并行,切换平稳、安全;

缺点:

1)新旧系统并行,旧病人出院时间无法确定。住院处操作人员可能会长时间同时操作两套系统;

2)住院处集中记帐时,需要人为区分新旧病人,然后进入不同的系统操作,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量;

3)住院财务方面需要长时间做两套帐;

4)由于新旧病人都在住院药房取药,导致住院药房实物库存与新软件中帐面库存不一致;

方案一:

如果和医保、合作医疗中心协商,更换系统期间,在院医保病人、合作医疗病人的费用清单可以打印两份(因为旧系统中病人的费用明细无法导入到新系统中)。既:旧系统中打印一份明细清单,新系统打印一份明细清单,两份对照起来给病人核算报销。前面允许的话,就可以采用一次性把旧系统中在院病人花费的费用汇总信息,全部转入到新系统中。

优点:

1)由于是一次性把旧系统中所有住院病人转入到新系统中,各岗位的操作员只需要在一套软件中完成操做,减轻了工作量;

2)由于是一次性把旧系统中所有住院病人转入到新系统中,住院财务无须做两套帐;

3)由于是一次性把旧系统中所有住院病人转入到新系统中,病人都在住院药房取药,库存严格管理得以实现;

缺点:

1)切换时,住院处工作量较大;

2)切换时,病人部分费用需要手工转入,可能存在错误;

3 对院方信息科人员,进行所有启用模块功能及典型问题处理培训;

4 对挂号、收费员和老系统理清财务手续(主要是指和财务科完成老系统的相关手续)。然后在新系统中领取发票;

5 为了防止新系统出现意外故障,运行期间收费室和住院处要预留老系统电脑,已防备用。

6 运行期间院方需要有人处理因换新软件,给病人带来不便的协调解释工作。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学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