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作为国内床位最多的研究型综合性医院,相关医院领导较早就开始重视“节能管理”问题了,并提出了努力建设“节约型医院”的号召,其中“节约能源”是最主要的方面。
华西医院节能管理主体
华西医院的节能管理,除了领导重视之外,还明确了医院节能管理的主体、节能管理的依据和范围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技术。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上统一认识,节能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所期望的节能目标,否则,节能管理就只是一句口号。
实际调查情况表明,较多医院管理者和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致的,比较模糊。这说明医院节能管理的主体不明确,职责不分,才会发生有些诊疗室在既无病患又无医护人员时,照明和空调仍然常开,有些走道在夜间灯火通明等现象。
应从医院的管理制度上,明确节能管理的第一主体是后勤主管院长;而基建、总务、保卫、财务和护理等各部门负责人,均是节能管理的第二主体。
基建部从医疗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设备招标比选等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节能措施的合理选择和落实;总务部在医疗用房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某些不合理的能源使用现象,并及时采取妥善的方法来处理;保卫部应加强巡视和检查;护理部各护士长应加强教育和管理;而财务部门则应抓好科室的成本核算工作,使能源使用状况与使用部门的利益直接挂钩。
同时,还应分片区设置适当的节能管理监督人员——可设在医院纪监处,也可由医院职代会的代表轮流值岗,并按月、季度和年度进行分析总结及通报。
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照此进行运行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医院的节能管理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华西医院节能管理的依据和范围
经查阅有关资料,找出医院节能管理的依据有:国家颁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发展节能型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及当地主管职能部门下发的有关节能管理的系列文件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院使用能源的特点,由医院统一形成适合自身的《节能管理制度(或实施办法)》,包括节能管理的奖励、处罚的具体操作办法,并以此作为医院节能管理的主要依据。
医院节能管理的范围:针对医院所有使用水、电、天然气、蒸汽、医用气体、中央空调等能源的部位,分别对各种能源进行合理使用及控制管理。医院的能源使用既要人性化,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要合理使用,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的规章制度及文件精神,努力建设和谐的“节约型医院”。
采用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新措施、新技术。加强“节能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培养全体医务工作者“主动节能”的意识。要让每一位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节能降耗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也是医院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由医院工会、团委和宣传等部门,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一些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活动,把医院作为一个“大家庭”,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积极行动起来。
在医院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的节能新方法、新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贯彻和落实有关节能的规范和设计标准,如外墙及屋面的保温设置,外窗中空玻璃及型材的合理选用,尽量少设计室内大空间、玻璃屋顶及玻璃幕墙,严格控制窗、墙面积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少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设备,设置建筑自动化BAS系统,采用变频中央空调主机及合理分区分系统设置,生活供水也采用变频水泵,尽可能采用节能型灯具并分组控制等。
在材料设备比选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落实,如合理选用节能型变频空调主机和节水型卫生洁具,采用良好性能的保温材料,并按规范进行施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方和施工方加大监督力度,从各专业各工种进行监督。各种节能材料的检测报告和现场抽检报告,是监督的重点,应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前落实,否则,不能进行竣工验收,更不能投入使用。
在医疗建筑投入使用后,应加强节能管理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各使用部门应正确合理地使用能源:
卫生热水的供应,采取在某一时间段内开放,平时就关闭;
维护人员对各种开关和阀门进行定期巡视,对各计量设备进行定期读数,并对照分析有无大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
对中央空调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制定一个合理的空调使用标准——夏天在普遍高于某一温度(我院普通病房及办公区,采用以室内温度的检测结果超过28℃)后,才开放使用空调制冷,而冬天在普遍低于某一温度(我院普通病房及办公区采用以室内温度的检测结果低于18℃)后,才开放使用空调制热。
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新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注意节能管理方法的艺术性和灵活性
要有明确的节能监督及可实施的具体奖惩办法。在医院内,可分片区设置节能管理责任人和监督人员(由职代会代表或公益责任心强的人员兼任)。
遇到问题,要有人及时处理解决并登记。
节能管理监督人员应切实负起责任,对违反节能管理制度的科室或直接人员,应进行帮助和引导,对再次违反的应通报批评,对多次违反的应进行处罚,并与医院缺陷管理相结合。
同时,对做得比较好的科室和人员,进行通报表扬和一定的奖励。还可以借助上级部门或每年的专项检查等,促进节能管理的完善,统一治理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进行节能专项整改。
应利用新技术,采用新机制,进行节能管理
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需利用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如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等。
在新技术应用之前,应重视多方面(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的分析论证工作,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参观、考察和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全面咨询论证,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再由医院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分步实施。
国际流行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国际流行的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全新的节能管理机制,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可观。大量的典型案例研究和市场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能源用户中,存在大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商业性(以营利为目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来实施。
其运作模式为,ES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实现盈利和滚动发展。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EMC)的商务模式,主要有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3种。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健康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