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专职副会长吴明江在人民网专访时说到,至2014年今,新医改实施已满五年,民营医疗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给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对于社会普遍质疑的民营医院只是看一些“杂症”的医疗机构这一说法,吴会长也为民营医院做了正名:“民营医院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医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社会资本办的民营医院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有很多地方值得公立医院借鉴,也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在管理当中改进相关方面。”
吴会长客观、事实对民营医院的社会功能做出了评价,让很多民营医院感到欣喜,改革开放初期,百姓对民营医院的定位就是治病救人。病种群体大部分局限于对身体健康产生伤害的疾病。但这其实并不符合医疗机构的本质,有需求,就有市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也是为什么早期莆系游医迅速发家的原因,大型公立医院对皮肤、生殖传染疾病没有重视,全社会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此类疾病,早期的中国还比较保守,没有对疾病的治疗、预防进行科普宣传等,因此人们对此讳莫如深。但毕竟得了病还是要治疗的,早期一些头脑比较灵光的莆系游商嗅到了这其中的商机,于是从承租旅馆治病到托管公立医院科室,一路下来屯积了堆山积海的财富,成功进行了原始资本积累,直至王海打假事件。莆系游医开始逐渐向治疗男科、妇科等转型,并开始自筹医院,建立起民营医院雏形,从公立医院看来是鸡肋的男、妇科等偏门科室入手,丰富了医院诊疗项目的多样性。
在早期国家政策并未对民营医院放开的条件下,民营医院通过加强自身的服务水平来弥补与公立医院竞争中存在的医疗人才不足,通过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促使医院尽快的步入正常的运营轨道,同时利用早期群众信息认知的不对称性,宣传一些“新技术”.吸引患者上门,加快了民营医院的盈利步伐。作为“东方犹太人”的莆系商人用他们勤奋的头脑在医疗行业中作为,一直为各行业的莆商津津乐道。
同时,吴明江指出,现在民营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当中影响力还比较小。“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当中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一方面是人才问题,另一方面是相关的经济政策问题。”他举例说,任何一个医疗机构都需要医生、护士、药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这些人员中又存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等不同层级。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困难。“民营医疗人才队伍并不容易组建,很多医生是多地点执业并不想冒然离开公立医疗机构,到私立医疗机构去。考虑到将来的社会保障怎么解决,还是端着公立医院的饭碗还踏实一点,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健全。”
作为正处在发展中的民营医院,正是缺乏人才与政策的因素,都说民营医院不差钱,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当地知名的专家愿意到民营医院坐诊,民营医院是绝对出得起专家要求的待遇,只是国家对公立医院的铁饭碗政策,让很多有影响力的公立医院专家不敢轻易下海,虽说现今国家开放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可落实到每个医院的时候,公立医院的院长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成了另外一种景象,医生多点执业,并没有全面开放,华而不实。当地的卫生部门对此也不是全力的扶持。民营医院的专家梯队建设,仍然亟待提高。
而相对于经济政策,就单说住院报销这一块,政府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监管是天壤之别,曾经听一位卫生局长开会说过“如果卫生院不挂床,你们连工资都开不出来”.虽然是在训斥公立医院的管理经营比较薄弱,但也说明,卫生部门对公立医院的偏袒,如果是发生在民营医院里,就不仅是训斥那么简单的,各种严查管控必定接踵而来,似乎钱被政府拿走了,怎么做就是理所当然的,被民营医院拿走了,就是违法犯罪一样,不公正的政策对待是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缺乏这两个影响民营医院发展的必要条件,导致民营医院在夹缝中生存,自然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其影响力是比较困难的。
吴明江会长评价说“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民营医院数量明显增加,人员流动也明显加快。但是,总体而言,还不够强大。”
民营医院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分担了医疗行业人员的就业压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刺激作用。目前,民营医院正在与日俱增的开销和滞缓增长的营收中艰难的生存,近年以来,民营医院经营走势普遍疲软,急需政府更有力的扶持政策。
中国的经济是由国企和民企共同推动的,而一党专政的政府管制下,政策的重心向哪方面倾斜,哪方面就会取得发展优势,看着一座座高耸入天的公立医院大楼,民营医院只能感叹,政府给了民营医院春天,但春天没有公立医院温暖!在中国市场经济两极分化的形势下,如果没有对公立医院进行削弱,依然是强者恒大,弱者恒小。
所以政府如果想让民营医院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扮演主导医疗市场的角色,就应该平衡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社会地位天平,否则民营医院就会在公立医院的强大气势下被压的无法喘气,就好比国家给了公立医院一辆豪华货车,给了民营医院一辆破三轮,却想让两者运送同样的重量的货物,自然民营医院会力不从心,就更加谈不上发展壮大。
对此,很多医疗人士呼吁政府在医改的政策上,不仅要给民营医院松绑,还要给公立医院“捆绑”.大家平起平坐,未来民营医院的发展不会输给公立医院。也更能促进中国医疗改革的进步,下放更多的市场自由经济给民企,政府就不会在提高国民经济建设上显得疲惫不堪了。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疗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