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非典让广州白云山在业内迅速崛起,品牌资产达到近百亿;一次神州飞天,让伊利驶入了快速动销的快车道。任何一场非可控事件都会让我们从震撼到感动,一股暖流会让每一个人有话想说,有爱要表达。如何在非可控事件中借势,在做足公益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营销的力量,树立起企业的美誉度与公德心,同时推广好企业与产品呢?答案应该是利用温暖的力量。
公益摆首位:紧贴主旋律
能够产生新闻点的地方是医院宣传的最好方式,做广告不如做新闻,做新闻不如做公益,当新闻与公益一起做的时候,产生的效应是最大的,特别是在灾难面前。
面对非可控事件这个敏感的时刻,任何与主旋律相悖的行为都将给企业带来灾难。做的最好的是在战争时期,一场战役后,当地老百姓总会挑着绿豆汤和干粮走向战场,向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表示慰问,战后余生的人总会记住这个村子,这就是做得最好、最隐蔽的宣传策略。
四川地震以后,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医院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捐款、捐物、捐药,其实医院能做的可能远不止于此,看看汽车行业的救助行为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5月12日晚,北方某乘用车公司紧急会议决定,为遭受地震灾害的四川群众进行捐助。13日上午,10辆具备操控性和高通过性高性能跨界车作为救灾工作车辆开赴救灾现场,一方面推广了新车,一方面为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医院能不能参考此举,在救灾过程中推广医院的品牌呢?
温暖每个人:控制好过程
作为民营医院,我们捐的药或许不是最多的,我们捐的款不是最高的,我们的捐赠形式不是最新的,但只要我们做好了每一个过程,同样能成为赢家。可资对比的事件是,为雪灾捐款的十几个唐山农民兄弟,他们的捐献是最少的,却成为了最亮丽的风景,因为他们用感动与爱心与灾难斗争。
每一次危机处理,我们使用最多的词汇就是“温暖”,因为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去感动,但是在营销行为中,只有感动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在温暖中去感动更多的人,如何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的企业,关注我们的产品(服务、技术)。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专家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