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许多门户网站的论坛、微信朋友圈中,都出现所谓“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痛批让少数人先富的谬论”的帖子,对此,9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网站上登出严正声明,称有人杜撰医学专家演讲语录,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并对其名誉造成了侵犯。
帖子里以钟南山口吻说:“实际生活中,当今中国有几个富人去‘带’穷人了?……现实中,那些大量先富起来的人,不是连一点点‘血汗工资’都不肯付吗?不是不管工人的职业病和社会保险吗?不是动用国家机器野蛮拆迁吗?所以说,富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事实上,这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被讲话”。作为名人,杜撰出来名人名言在网上流行已非新鲜事,“假语录”满天飞,而如今糟糕的医疗环境,也催生了一批借名人之口来吐槽医患关系、医疗环境的假文章、假语录,其中就有两篇文章非常突出,“迷惑”了不少医务工作者及医疗媒体从业者。
《钟南山:国人就诊前要冷静思考》
2014年8月份,一条《钟南山:国人就诊前要冷静思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漫天疯转,文章提出11点中国医生希望中国病人明白的事,然而,据小编网络搜索发现,这篇文章更早的来源,是2013年11月,好大夫网站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一位主治医生转载的一篇标题为《一个患者家属对医生的看法》的文章,今年8月份,一些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加上了钟南山之名,以钟南山的口吻重新“包装”了以后再发出来,迷惑了很多人,也引得了非常不错的点击和转发量。
《白岩松:医生过的是什么生活?》
近年医疗圈中流传的关于白岩松语录,被转得最多的,非这篇文章莫属。文章以白岩松的口吻道出一线医生的心酸,“大家都在骂医生的时候,医生却不出来反驳,因为医生太累了,晚上下班回家,难得歇歇, 明天还有无穷无尽的患者,需要保存体力。还有数不清的考试,数不清的文献,要紧跟世界潮流,还要搞科研,哪有时间和心情整天上网发帖。”
然而,有网友指出,这篇文章是医生借白岩松的口吻,写的一线医生的工作生活实录,白岩松并非医生,不可能会对医生的工作做出如此细致(精确到几点做什么、手术诊疗文案)的描述。虽说白岩松平时没少为医护群体发声,但涉及言论真假时,还是要分辨清楚。
实际上,关于这类假借名人之口表达自己对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的失望的语录(文章)还有很多。勿庸置疑,中国医生的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都是与高强度的体力、脑力付出所不相称的。我们一直在为改善医生们的工作条件而努力呼吁,然而,呼吁要基于事实。借再有名的人之口说出来的,若非事实,也会显得没有立场和头绪。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洁净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