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医院建设的速度之快有目共睹,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快速发展的理由。
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或将加速
“十二五”期间我国医院建设的重点工作包括四个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地市级医院建设、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治机构建设。其中,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的总投资为692亿元,项目数量为121056,但是目前已安排的项目数量还不到40000个;地市级医院建设总投资为370亿元,项目数量为270个,目前已安排100多个;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228亿元,项目数量为400个,目前已安排200个;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总投资为190亿元,项目数量为2285个,目前已安排938个。
“十二五”即将结束,但是这4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还有超过一半没有完成,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年内(2015、2016),或许会加快进度。
此外,“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展开,在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相信,必将会给医院建设行业带来新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型三甲医院的建设将会受到限制,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配套的转诊制度、医保制度、远程会诊等将逐步完善。
中医院发展前景可期
今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民族复兴的使命和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该意见一经发布,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例如,安徽省发布了《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巩固完善以各级中医医院为主体,以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每个市、县要办好一所政府举办的能够承担本区域中医基本医疗服务、代表本区域中医医疗水平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中医科(诊室)和中药房,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提供中医药服务。
天津市卫计委规定,到今年年底,该市所有的综合医院都将设置达标的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今后全市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将设置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中药房并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中医科病床数将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3%。同时,三级医院将开设不少于3个中医专业门诊,二级医院开设不少于2个中医专业门诊,并配备开展临床工作必需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人员等相关条件。另外,市级和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今后也将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
随着相关部门对中医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医院发展的前景可期,随之而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定会为相关企业带来商机。
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迎来契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等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政府将大力扶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来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总体的目标是: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律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医疗机构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凭借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随着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多和壮大,必然伴随着软硬件的建设,这将是未来医院建设行业新的增长点。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据我国从事老龄科学研究的专业部门测算: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老龄化率将达到三分之一,每3个人之中会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然而,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20.6张,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每千人50至70张)。
因此,在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0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只有200多万张,在“十二五”期间将增加340万张床位;每个县都要建设具有护理性质的护理院,县、市、区层层都要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到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要从当前的20张增加到30张,大部分由政府投资建设;同时要出台鼓励政策,从用地,贷款,煤、水、电、气的日常费用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养老服务业。
在资金扶持方面,民政部提出每年安排10亿元、三年安排30亿元的中央专项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合作,每年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来支持各地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的建设。
应该说,养老产业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的一个行业,地产商、保险公司、银行以及一些民间资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火热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例如,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缺乏稳健、成熟的经营模式;部分项目定位不清,而且不乏浑水摸鱼者;与医疗机构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必须要做好。
综上所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医院基本建设以及相关的建设项目众多,市场容量很大,这无疑为相关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设备及工程供应商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些企业需要做的就是:紧跟当前形势,抓住市场需求,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开拓创新,占有一席之地。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