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原来被投资界弃之若敝屣的医院,突然成了投资的香饽饽。不少上市药企都哭着喊着,想要进医疗设备投资领域来分一杯羹。奇锐刀子嘴豆腐心,要善意的提醒下这些企业:如果连药品都干不好,你就能干好医疗?

  中国的民族制药行业,在NCEs新药的原创上几乎一片空白,奇锐知识有限,迄今为止,尚无一个中国人研发的专利药打入国际规范市场。虽然这些年医药市场涨势很好,最近30年市场容量扩大了上百倍,但有哪个企业做出过有价值的专利新药?有哪个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国际规范市场?在制药业向国际级企业迈进的道路上,中国企业交了白卷。相比之下,华为做通讯设备干成了全球第一;联想生产PC,干到了世界第一;阿里巴巴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腾讯成了全球最牛叉的科技公司之一。

  看看中国制药业改革开放以来的表现,简直让国人无地自容。这些年来,CFDA批了全球最多的药品,不少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但归根到底,不过赚的政策钱、市场钱,基本没有核心竞争力。


做不出好的药品,如何能做成好的医院?


  创造能力这么弱的医药行业,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药品都干不好,现在掉头去做医院靠谱吗?

  说不定还真靠谱。在奇锐看来,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融资、不是为了上市,好的企业就是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竞争壁垒的企业、高效率的企业。做企业的目标是做出高效率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而不是为了概念和忽悠。

  这么多药企一窝蜂的要投入数十、上百亿到医疗行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医疗行业比中国的制药行业还要糟糕。这个判断错了吗?大体上是对的。

  因为制药业虽然落后、没创新能力,但至少还是要靠市场上一刀一枪的营销出来的。医疗行业现在还是个大半垄断的行业,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的堡垒,很多人都看好了医疗业产业升级、效率提升的结构性机会。

  所以,干不好药品干医院还是有靠谱的可能的。谁能搞成功奇锐不知道,但我敢打赌,这些投资做医院的企业,多数都要失败的——因为搞医疗比医药难多了!

  药品产业的困难在研发和营销;考虑到中国企业几乎不做有价值的研发,主要难点还是在营销上,就是各种搞定一定要能力突出。但医疗业并不一样,除了要的搞定各种部门比制药业更多,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医疗业毕竟是服务业,做的是人对人的服务,需要有好的医生,要有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还需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品牌并吸引消费者。这事儿比药企搞定有关部门难多了——医疗业的人才培养、服务流程、市场营销都要比制药业困难得多。搞医疗,即使是办营利医疗机构,都需要以做慈善的心态去做长期的准备。

  虽然医药和医疗在产业链上有上下游关系,但一个是制造业,一个是服务业!两个行业,其价值观、文化、运作都截然不同。不做研发的制药业运作的难度远低于医疗服务业;投入医疗业则类似于要在管制重重的航天服务业之中,做出一个春秋航空——难吗?当然不容易。

  医疗业并不是钱多、人傻、速来的行当,这些企业到底有几个能干成功?

  不过那些计划投资医疗服务业的药企,大多本来的目标就是炒炒概念,在市场火爆的时候,融点资金、提升下市值。在A股医疗服务业因为标的有限,市盈率比医药行业高不少。从市值管理上说,是可以投投机的。

  可是买来的医院能够管好吗?能做成赢利的吗?如果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是要去干,这些企业还算聪明。怕的是想不清楚,看见人家都干了,自己也跟着蹚浑水。

  说到底,医疗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很长,美国最大的医疗服务集团HCA的净利润率也不过5%左右。这样投资大、资产重、回报周期长、盈利率低的行业,对于经营者来说绝对是挑战。

  目前医疗服务业显然并不是迦南地,说它是绿洲都还被高估了,不少地产资本巨资投入的医院回报遥遥无期成了烂尾工程,其前车可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前CEO辛树林卖掉股份后接受奇锐采访时,说了句实话:除了莆田人的医院,这么多医院,你听说有几个赚钱的?

  所以,对于投资医院这件比干药企难得多事情,奇锐建议企业一定要冷静。8年前,王老吉卖得风行天下的时候,有不少药企跟风要搞大健康产业,现在这些企业有哪几个搞成功了?8年前我就在《医药经济报》奇锐视点专栏中嘲笑这些企业:你们真以为搞快消品比卖药容易?

  现在奇锐要用同样的语气,嘲笑那些投资医院的药企们:你们真的以为做医院比做卖药容易?

  要干成功恐怕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卖药卖得太差,从现在开始彻底关门,从此战略转型医疗,假以时日,说不定天上真能掉下来个林妹妹!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精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