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中医院中医药大楼建设项目去年1月正式奠基,1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医药大楼主体施工已经完成,预计明年5月投入使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省直中医院将新增500床位。同时,也将是全省省直中医院中唯一一家能够承担中医医疗保健和教学培训的医院。
承担乡镇医生培训 缓解百姓看病难
2012年,为改善全科医生培训基础设施条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在省直中医院用地红线范围内建设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湘发改医改〔2012〕920号),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也纳入了中医药大楼合并建设(株发改〔2012〕513号)。项目方案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且列入株洲市社会服务与民生保障重点项目(株政办函〔2012〕6号)。
中医药大楼项目将建设成集全科医生培训、诊疗、住院、科研、实验、教学等功能大楼。省直中医院副院长侯启龙介绍说,大楼占地面积1743平方米 ,房屋总建筑面积 40914.14 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 88.7 米。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目前已投入资金约5千万元。
“项目建成后,省直中医院将能承担120名各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任务。”侯启龙说,去年医院接收了省里安排的31名全科医生培训(培训2年为1期),主要是靠租来教室等进行培训。全科医生主要是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工作,对乡镇百姓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全科医生的培训将有力推进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诊疗模式,从而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
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提速 1天内领到施工许可证
“最快一天就领到了施工许可证,项目建设提速。”省直中医院建设单位负责人刘灿辉介绍说,中医药大楼项目建设还受益了市里的“容缺”受理试行政策。“容缺”受理制主要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建设项目。只要提交了从技术上能保证项目质量安全的主要资料,并承诺对其他资料给予补交,审核合格后可当场办理施工许可证。
“争取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刘灿辉介绍,中医药大楼项目建设实行工程领导小组和监审人员全程跟踪,加强质量监管,召开基建例会23次,共提出工程质量问题12次,工程安全问题8次,确保项目建设目标实现。同时,坚持每周工地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及时了解工程项目各个环节最新动态,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整改,并完善和规范工程日志,及时记录工程进度和审计日志。
缓解交通压力 贯通人民路与建设路
“交警部门每天9:00至11:00都有安排人员值班,疏导交通堵塞。”侯启龙介绍说,由于省直医院位于老城区,地处人民中路571号,道路狭窄,致使医院附近成为人民路的交通拥堵点,给病人急救和就诊带来极大不便。
在中医药大楼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省直中医院已向市委市政府请示,申请建设贯通人民路与建设路的道路。把人民路与建设路贯通,打通微循环,缓解该道路的交通压力,方便广大市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