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9日),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虽然这是每年一次的全省性的卫生工作会议,但是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召开就格外引人瞩目。首先,始于2009年的新医改三年实施方案已告一段落,广东取得的成效如何是焦点。此外,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一年,医改将如何往深处推进也是大家关注的。

  2012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3年来,广东新医改取得显著的成绩。全省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我省用约占全国7%的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了约占全国10%的医疗服务。医疗卫生网点覆盖城乡,95%的城乡居民20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倾向基层。2008~2011年,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净资产增幅达372%,县级医院达56%,均高于城市医院增幅。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分担医疗费用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妥推进。就各地来说,也不乏“亮点”,比如深圳的公立医院改革、惠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东莞的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湛江的城乡医保一体化等。

  “3年新医改”为未来的改革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医改作为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随着新医改步入“深水区”,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卫生事业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卫生资源总体短缺、优质服务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安全质量、服务公平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最难啃的骨头,攻坚号角也从“县级医院”传来。广东今年将选取25个左右人口较多、基础较好的县(县级市)先行试点,2013年在所有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展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此外,经过换届等人事变动,广东21个地市中有11位分管卫生的副市长是“新人”,他们能否很快地接手工作,并为医改注入新活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