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而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站在全面腾飞的新起点上。

2009年医院新大楼奠基,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等领导参加奠基典礼。
明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将迎来建院三十周年暨新住院大楼落成庆典。
在1978年“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复办之际,国家应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国就医之需,特批建设广州华侨医院,亦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为社会培育医学英才。1981年,广州华侨医院正式开院,2001年又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又成为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0年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终坚持“立足本地,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建院方针,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医学交流和合作。如今,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暨南大学临床医学教育之重要基地,蜚声海内外。
三十而立。2011年是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年,也是医院新的住院大楼落成之年,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暨大附一院人秉承“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迎接医院全面腾飞新时期的到来。
风雨兼程 崛起侨医
1981年―1991年,是暨大附一院从无到有的创业时期。为筹建暨大附一院,中组部发文从全国各地调派了约170余名医学专家前来支援。由中组部为创建一家医院调遣组织专家,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这一批老专家从零开始,艰苦创业,构筑了医院前十年的辉煌。
1991年―2001年,是暨大附一院平稳发展的沉淀时期。这稳步发展的十年,打下了暨大附一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为未来的跨越发展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2001年―2011年,是暨大附一院快速发展的跨越时期。面对时势赋予暨大附一院的难得发展机遇,医院内部主抓结构调整、绩效分配改革、学科建设和建造新住院大楼四件大事,产生了一批在省内甚至全国具有影响的学科和医学骨干。“十一五”期间,暨大附一院所有的硬件平台并没有改变,人员结构也没变化,但医院的经济效益却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也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志。
建院30年来,暨大附一院先后荣获“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国际SOS合作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行风满意医疗单位”和“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多项荣誉。医院现规划面积171660㎡,建筑面积111510㎡,床位 950张,医疗设备总值超2.12亿元。
综合发展 彰显特色
医院现设置临床专业科室45个,拥有众多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建立了多个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联合体。目前已经建立脑血管疾病中心、糖尿病中心、围产医学中心、胃肠疾病中心等在国内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的学科。
普外腹腔镜手术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拥有一流的仪器设备,开展手术种类及治疗的疾病种类全国最多,已开展120余种腹腔镜外科手术10000余例。部分手术为国内率先开展,是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
骨科在国内享有盛名,是国内领先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肢体伤残功能重建与矫形中心。手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12000多人次。
眼科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多种手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泌尿外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广东省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泌尿外科内镜培训教学基地。是卫生部批准的七个肾移植中心之一,学科带头人苏泽轩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科研项目,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介入血管科是全国首家融合介入放射学与血管外科学的专业科室,在血管外科和腔内治疗复合手术,神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方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神经内科近年开展一系列现代化 “中风”救治手段,在动脉、静脉溶栓抢救急性脑梗死,颅内外脑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成形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心血管内科的介入心脏病学充分应用国际最新的医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急诊PCI手术的“绿色通道”,已成功抢救了众多危重患者。
血液透析中心现在是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自主品牌血液透析机的研发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荣获多项大奖,得到国家领导人的称赞。
妇科以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为学科特色,2009—2010年建立省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基地、不孕不育科研基地。
产科在胎儿宫内治疗方面,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胎儿镜下双胎输血综合征治疗,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临床干预方面形成特色,完成国内首例Citrin遗传代谢病产前诊断,在围生期盆底损伤及康复方面研究省内领先。
胎儿医学科采用国际产前诊断标准筛查技术。已经过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严格考察同意授予医院的胎儿医学科为该基金会在中国唯一的筛查培训基地。开展的胎儿宫内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在国内遥遥领先。
儿科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尤其是在早产儿监护与治疗方面特别注重综合管理,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在全省前列。小儿遗传代谢病专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诊断达国内先进水平。
精神心理科率先在广东省开设开放式的精神心理病房和建立中华医学会授名的睡眠障碍监测中心。在各种精神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居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地位。
康复科在成人及儿童的语言认知康复、偏瘫的神经康复方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整形美容激光中心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全面开展各种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激光皮肤美容治疗项目,部分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学影像中心不仅装备了完整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仪器,更拥有一支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国内外知名的技术力量。在脑功能成像、胸部肿瘤、头颈部疾病、骨肌疾病等影像研究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医院是广东省较早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单位之一。在核医学检查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建立了急症全程绿色通道救治平台,从院前急救到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从挂号到检查、检验、输血通道全程高效优化,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生命;按病种管理的临床路径模式广泛使用,严格规定了复杂疑难病种的讨论及多学科协作制度。
医院一直重视护理学科发展,形成了多个专科护理特色,糖尿病专科、骨科专科、伤口专科、产科专科在广东省内外享有盛誉。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和“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
科教创新 奉献社会
建院30年以来,科研人才建设成就斐然。医院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9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9项。2010年以泌尿外科苏泽轩教授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项目“肾结石及其慢性肾功能不全外科治疗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该年度广东省医学领域仅有的两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成果之一,实现了医院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单位零的突破。此外,医院还拥有血液透析机、ZM语言治疗仪等多项发明专利。
尽管医院的历史不长,但医院的学科建设却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临床医学,涵盖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临床医学及护理学)。此外,还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善若水,人间有爱,每当有重大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暨大附一院人总是冲在第一线,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从前往甘肃积石山扶贫到广州亚运医疗保障工作,暨大附一院人从未落后,屡获表彰。其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医院派医疗队伍前往灾区,并建立了爱心病区,分七批接回26名四川灾区转送伤员,获得全国侨办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四川省卫生厅授予医院“无私支援显大爱 救治伤员见真情”牌匾。